水稻隔膜育秧机械插秧新技术是天津市农机科技人员在借鉴、吸收国内外工厂化温室育秧、大棚育秧与机械插秧配套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天津的自然、经济等条件,经反复试验研究逐步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水稻栽培综合技术。该技术由隔膜育秧和机械插秧两部分组成。
一、隔膜育秧
隔膜育秧是指在选好的秧床上铺设带孔的薄膜,再在薄膜上充填床土,然后播种、覆土的育秧方式。这种育秧方式可以节约大量的地、水、种子,育出的带土小苗适合插秧机作业。
1.物资与设备准备
(1)种子准备:种子一般选用品种与传统栽培良种相同。每公顷秧田用种5250~6000公斤(折合每公顷本田用量为75~120公斤)。要求发芽势在80%以上,发芽率在90%以上,播种之前要先做发芽试验。
(2)床土准备:每公顷育秧田床土用量为270立方米(240吨),可用风化后的沟渠清淤土,或含盐碱轻、土质肥沃的稻田土及旱田土。理想的床土应具备下列特点: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呈颗粒状,透水性好,偏酸性,无草籽和病菌。配制床土前将床土粉碎过筛(6~8毫米)备用,床土中不能混有砖、石、灰渣等硬块,否则会损伤插秧机。
(3)调酸剂:水稻幼苗适宜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试验表明,床土PH值为4.5~5.5时,秧苗生长健壮、素质好、抗病力强。在华北地区,由于育秧初期气温较低,秧苗对土壤的酸碱度更加敏感,因此必须进行调酸处理。调酸剂可用糠醛渣或酸化煤等。注意床土混拌必须均匀,以免产生酸害。
(4)农药:每公顷可备敌克松75公斤、种子消毒用的线菌清15公斤、0.3%的多菌灵7.5公斤。除草剂每公顷用50%杀草丹7.5公斤或20%敌稗9公斤。
(5)塑料薄膜:底膜:每公顷自制打孔地膜150公斤左右。打孔时可将底膜叠成数折之后,用直径4毫米或5毫米的皮带冲子按40×40毫米的孔距冲孔。要求底膜孔径一致,排列有序,不得有不透的孔眼。有条件的地区也可采用带孔眼的塑料软盘育秧,每公顷用量为52500~60000张。覆膜:每公顷约需1200公斤,采用拱棚覆盖时还要另备一些竹竿和草绳等物品。
(6)育秧设备:育秧设备包括铁框架、播种机、喷壶、喷雾器、刮土板及温度计等。铁框架5~6套,采用厚2~3毫米,宽2.5厘米的铁板焊接。若配30厘米行距插秧机(9356型)则每个框架尺寸为58×28厘米;配23厘米行距的插秧机(7358)型,则每个框架尺寸为58×22厘米。框架总宽度为两个秧片长度,即116厘米为宜,长度为秧苗宽度整数倍。采用框架覆土可保证床土厚度均匀一致,盘苗规格一致。播种机选用南京生产的2BTP-58型和2B-116型两种高轨式手推播种机。如果条件许可,可配备2台播种机,一台用于播种,另一台用于覆土。喷壶、喷雾器、刮土板及温度计依育秧多少适当准备。
2.育秧作业
(1)秧田准备:育秧田应选在地势较高,背风向阳,土质肥沃,含盐碱量低,渗透性好的地块,并能方便地灌、排。春季浅旋耕10厘米左右,土块晒干,搂净稻茬及其它杂物,然后作畦。种床规格为宽1.35米,长度可依地形而定。整平床面晾干后,在播种前用压磙压一次。
(2)床土配制:隔膜育秧床土厚度为2.5厘米,播种量打,要使秧苗健壮生长,除要求床土肥沃外,还应加入适量的速效养分。备好的床土一般需加入10%的腐熟马粪、0.2%的硫铵、2%的过磷酸钙。如土壤肥力较差,马粪和硫铵用量就要适当增加。此外,还要了解床土的渗透性。育秧床上,要求松紧适宜,以利机播、机插和幼苗发根生长。黏重土壤的渗透性差,机械播种后,喷敌克松液时,不能很快渗干,会有漂种现象,影响播种质量;机插时还会出现带秧现象,降低机插质量。因此,对黏重土壤应加入5%稻壳或酒糟等物。床土PH值保持在4.5~5.5即可。床土混拌以机械混拌为主,可以达到混拌均匀。混拌前必须进行认真的粉碎过筛。
(3)种子及播种期:按常规进行种子的脱芒、筛选、晒种、盐水选种、消毒、浸种催芽等多项准备。若采用包衣种子,则可减去浸种催芽措施,但播种期需提早3~5天。隔膜育秧秧龄短,带土全根下田,不伤根,不伤苗,抗逆行强,成活温度比传统秧降低1~2℃,因此,可比传统秧栽插早限提前5~7天。华北地区以5月10日~15日以后机插为宜,因此,播种日期向前推算35天即可。
3.播种机及播种作业
(1)播种机:播种机由种子箱、抖动板、操作手柄、调节手柄、排种轮、限位轮、轨道架(12米)等组成。它是依靠滚轮沿轨道滚动并带动排种轮滚动实现机播的。由于它配置了高轨,播种机不直接与床土接触,避免了土质状况及湿度对排种轮滚动速度的影响,因而播种均匀。播种机使用时由两人操作。协调配合,缓慢匀速地向前推进。在正式播种作业之前要先进行播量调整,方法是在;平坦的场院上铺一大块塑料布,架上一组轨道,进行播种,收集一定面积的种子称重,从而计算出单位面积播量。如不合适可调整播量调整旋钮,直至找到所需要的播量为止。
(2)播种作业:铺底土:将带孔底膜展开平铺在秧床上,压上框架,倒入混拌好的床土,用刮土板刮平。土层厚度为2厘米。播种:将轨道架在布好床土的秧床上,用调整好的播种机播种。地头及明显不匀的地方用手撒补齐。覆土:可采用人工或播种机进行覆土。播种机调整好播量后,一次完成覆土作业,土层厚度为0.5厘米。喷敌克松液:覆土后,用喷壶在床面喷1000倍敌克松液一次。每平方米用量为6克,对水6公斤。要浇透。喷施除草剂:每公顷用50%杀草丹6~7.5公斤,对水750公斤喷洒,要喷匀,不漏喷。覆膜:可采用平膜和拱膜两种。平膜成本较低,拱棚通风练苗方便。浇足墒水:覆膜后立即上水,浇水时从秧床一头打开薄膜,水漫床面,浇足浇透,浇水后应很快渗干,不存明水。切忌从膜外顺沟阴灌,因有底膜和覆膜隔离,秧床渗水不透,床面水分不足,会影响按时发芽出土。
4.秧苗管理
(1)膜内期的管理:膜内出苗期即从播种盖膜后至1.5~2叶龄,约需15天左右。出苗期是决定秧苗素质极重要的时期,重点应加强对膜内温度和水分的管理。实验表明,种子在32℃时出苗率最高,出苗快且整齐。因此,要求膜内温度在盖膜后至出苗10毫米前白天温度不得高于32℃,夜间温度不低于8℃。白天膜内温度超过规定值时,就要进行通风降温。通风方法是:在床面背风侧,分段扒去压在薄膜上的床土,开放通风口,通风口的多少、大小,依膜内温度及外界气温而定。隔膜秧水分管理要求勤补水而不积水,保持床土湿润。每次灌水要浇遍床面,浇后应很快渗干。有积水时,要及时排出积水。
(2)揭膜后的管理:秧苗长至1.5~2叶时即可揭膜。揭膜要在晴朗无风天气里进行,揭膜后及时浇水,并注意水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