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阳光也能种菜中国首座植物工厂投入运营

发布日期:2018-11-03 06:49

市科委"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示范项目——市农业机械研究所京鹏植物工厂在通州落成并投入运营。这种全新的农业种植方式不受土地、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能够精准定时、定量生产无污染的种苗、蔬菜、花卉等作物。农业专家指出,这标志着我国在设施农业高端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植物工厂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将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植物工厂作为国际上公认的设施农业最高端发展阶段,目前仅有日本、美国、荷兰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这项技术。其技术突破将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诸多瓶颈,甚至可以在荒漠、戈壁、海岛、水面等非可耕地以及城市摩天大楼中进行正常生产。利用太阳能和其他清洁能源,加上种子、水源和矿质营养,可持续为人类生产所需农产品,被视为21世纪解决粮食安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航天工程和月球等星球探索中实现食物自给的重要手段。

在市科委支持下,北京市农业机械研究所及其孵化企业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三年研发,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植物工厂。所长田真强调,植物工厂采用国际前沿技术,如精准育苗生产线、移栽机器人、组培技术、营养液循环再利用技术等,引领设施农业向高端发展。

京鹏植物工厂具有科研、生产、示范、孵化等功能,采用单层结构,配备三种不同模式的工厂化生产车间,以生产种苗为主,同时兼顾水培生菜及茄果类高档蔬菜生产。每年可产出组培苗12万株,机播良种苗1500万株,产值达1500万元以上。种苗除满足园区温室示范需求外,还可为通州及周边地区2.5万亩设施蔬菜提供种苗。

植物工厂核心技术的掌握和成功运行将提高我国设施农业国际竞争力,成为首都建设农业硅谷、籽种之都的助推器。市农机所和京鹏科技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产业互动模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全面参与本市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的重要力量。

京鹏植物工厂占地1289平方米,外形像一艘由钢架和玻璃构成的航空母舰。进入工厂,总控制室内的电脑储存着每种植物生长所需条件的相关数据,自动培养箱根据设定提供最佳发芽条件。植物利用水耕法靠营养液生长,形状和味道可通过控制营养液的种类和数量加以改变。植物不必靠阳光生长,新科技确保人造灯照射下表面温度不会过高,因此植物可以种在多层架子上,节省空间、提升产量。

由于在干净无尘的环境中生长且不使用杀虫剂,植物工厂种植的蔬菜营养健全,无需清洗即可食用。除了生菜,还有西红柿、油菜等品种以及高档花卉种苗的组培。植物工厂的生产面积利用率可达常规温室的3至5倍,植物生长周期比土壤栽培显著缩短,如生菜从种植到采收仅需30天左右,比常规栽培周期缩短30%以上。能源供给来源于浅层地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技术。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使得偌大一座植物工厂仅需几名科研人员即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