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轮拖拉机如何走出“困境”

发布日期:2018-10-10 00:51

从1965年山东潍坊诞生中国第一台小四轮拖拉机起,小四轮已伴随中国农业高速发展走过40个年头。其发展轨迹从起步、快速成长到不断萎缩,80年代起步,90年代快速成长,1999年产量突破100万台。但自2000年起,销量开始滑坡,市场份额逐渐萎缩,目前保有量约800万台。

小四轮昔日的辉煌源于其适合市场需求。80年代以来,它成为农村主要耕作动力,适应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下农业机械化的需要。销售巅峰时,主要生产企业年销量超10万台。但今年上半年,市场份额前三位的时风、福田、一拖分别售出9.9万台、4.5万台、4.4万台,业绩不尽如人意。小四轮仍有市场,因农村购买力有限,许多农户转向廉价的小型拖拉机。

近年来,小四轮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些企业从小四轮领域向大功率拖拉机迈进,如时风、山潍托。同时,洛阳、潍坊等地民营企业也纷纷进入,抢占市场份额。而一些传统国有企业因机制和体制原因,逐渐失去竞争力。

今年上半年,小四轮销售仍以河南、山东、河北等冬麦区及东北、西北地区为主。20马力以上电启动小四轮增长较快,八档小四轮用户群不断扩大,因其技术含量较高。

小四轮市场持续走低的原因有二:一是产品性能跟不上用户需求。技术含量低,功率小,耕作效率低下,被更大功率的拖拉机取代,运输功能也因低速汽车兴起而萎缩。二是跟不上市场变化节奏。小四轮已是买方市场,价格战成为主要竞争手段,价格仅为10年前的50%,多数企业微利或亏损,缺乏后续发展实力,难以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且小四轮未被纳入补贴目录,传统用户逐渐转为购买更大功率的拖拉机。

面对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小型农用机械需求上升。小四轮企业应抓住机遇,满足村庄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多方面需求,改进和推出更多以小四轮为基础的小型农用机械产品。随着用户经营观念和耕作模式的变化,农机产品功率需求多元化,通用型小四轮市场份额将缩小。企业应结合市场需求和用户特点,降低功率,向精细化小型农机发展,满足果园、蔬菜、烟草、花卉、施肥等管理所需的专用型拖拉机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