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获机田间操作技术要点

发布日期:2018-06-29 21:17

1.联合收获机入地时,应以低速度进入地头,收割前发动机需达到正常作业转速,确保脱粒机全速运转。自走式小麦联合收获机进入地头前,应选好作业挡位并调整无级变速至最低转速,前进速度调整尽量通过无级变速实现,避免更换挡位。地头转弯时,缓慢升起割台,降低前进速度,保持油门。

2.自走式联合收获机需根据小麦产量、干湿程度、自然高度及倒伏情况,实时调整脱粒间隙、拨禾轮位置和高度;背负式联合收获机此类调整应在进地前完成。

3.作业时始终大油门,避免减小油门降低前进速度,以防滚筒转速降低影响作业质量或堵塞滚筒。

4.根据小麦产量、自然高度、干湿程度等因素选择合理作业挡位。通常,亩产量300-400公斤选二挡,500公斤左右选一挡,亩产300公斤以下、地面平坦且熟练操作时可选三挡。

5.联合收获机通常应满幅作业,但当小麦产量过高或湿度过大时,可减少割幅至80%以减轻负荷。

6.小麦过熟易掉粒时,降低拨禾轮转速避免打击麦穗,降低作业速度,或选择早晚时段收割。

7.小麦自然高度不高时,设定合理割茬高度,最低不低于15厘米。小麦高且产量大、潮湿时,提高割茬高度减少喂入量。根据茎秆高度调整拨禾轮位置,矮则低,高则高。

8.横向倒伏小麦收割时,降低拨禾轮,尽量在倒伏另一侧收割。纵向倒伏时,建议逆倒伏方向收割,但效率降低,非严重倒伏时可双向收割,调整拨禾轮板齿角度和位置以适配收割方向。

9.农机手应密切关注驾驶台仪表、收割台作物流动及工作部件运转情况,听闻发动机及脱粒滚筒声音,发现异常立即停车排查。遇发动机声音沉闷、滚筒异常或冒黑烟,调整滚筒间隙或降低速度,必要时停车处理,待声音恢复正常后调整作业挡位或割幅继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