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收晚种条件下小麦抗灾应变关键技术

发布日期:2021-06-02 18:38

据气象预报分析,11月上旬全市以晴好天气为主,各地要抓住有利天气,全力抢收抢种,提高秋播质量,为明年夏熟丰收打好基础。各地要立足抗灾应变,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技术措施:

1、突击排水降渍,为稻茬麦抢播创造有利条件。连续阴雨后,稻田积水,土壤湿度大,既不利于水稻抢收,更不利于小麦播种。因此,当务之急是排水降渍。要千方百计增开田间排水沟,在土壤湿度大、机械不能下田作业的情况下,要突击人工开挖“十”字、“川”字、“井”字等形状的中心沟,尽快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

2、避免烂耕烂种,提高秸秆还田、整地和播种质量。烂耕烂种,既不利于机械作业,也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缺苗断垄和僵苗不发。因此,小麦播种要避免烂耕烂种。提高秸秆还田、整地和播种质量,关键是农机具配套以及采取与茬口土壤条件相适应的作业方式。首先,碎草匀铺到位。水稻收获机械要普及切碎、匀铺装置,碎草长度控制在10厘米以内,留茬高度10厘米以下,必要时人工辅助撒匀。其次,埋草整地到位。有条件的可耕翻埋草整地,确保秸秆还田和整地质量。没有耕翻作业机具或粘质土壤田块,应增加一次旋耕埋草作业程序,再进行复式播种机播种。沙壤土田块在碎草匀铺的基础上可采用复式播种机一次性作业完成旋耕埋草播种。第三,均匀播种到位。破土种麦尽可能采用机械匀播,以提高播种质量。有套播经验和习惯的地区采用套播方式可晚种争早,稻草离田情况下,收稻前5-10天套播为宜;稻草覆盖情况下,收稻前0-5天套播为宜,确保麦种发芽时顶草出苗。第四,适时开沟镇压。稻草还田种麦,在播种后适墒开沟、适墒镇压,既有利促进齐苗,也有利于保墒防冻。套播小麦播后,通过增加开沟密度,利用沟土覆盖,减少露籽,有利于护根护蘖防冻。第五,施足基肥。要根据测土配方施肥要求施足基肥,基肥中氮、磷、钾用量一般均要达到小麦一生总施用量的50%-60%左右,确保苗期不缺肥。过迟播种小麦在总施肥量有所减少的情况下适当减少基肥占比,相应增加中后期追肥量,以增粒增重。

3、科学调节播量,晚播小麦适当增加播种量和基本苗。要根据播种期、种子发芽率、播种质量、墒情等影响出苗率和分蘖成穗率的因素,科学控制播种量,确保基本苗合理,为建立高光效群体打好基础。晚播小麦或播种质量差的田块,由于出苗率、分蘖发生和成穗率较低,为确保一定穗数,需适当增加播种量和基本苗。11月5日以后迟于播种适期的,每晚播一天增加0.5~1万基本苗,但最多不超过25万基本苗。晚播、气温较低条件下田间出苗率下降,可根据“斤种6~7千苗”计算播种量。

4、一种就管,落实好抗灾应变措施。首先,配套沟系。“麦田一套沟,从种喊到收”是本地小麦丰产丰收的宝贵经验。一般播后适时机械开沟,每3~4米开挖一条竖沟,沟宽20厘米,沟深20~30厘米;距田两端横埂2~5米各挖一条横沟,较长的田块每隔50米增开一条腰沟,沟宽20厘米,沟深30~40厘米;田头出水沟要求宽25厘米,深40~50厘米,确保内外三沟相通。其次,补施苗肥。对于白田下种或基肥用量不足的麦田,要尽早补施苗肥或分蘖肥,确保基苗肥施足纯氮9-10公斤/亩,占一生总量的6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