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山药的植株的生长特性,所以山药生长必须搭建藤架,那一般什么时间给山药搭建藤架呢?给山药搭建藤架有什么要求吗?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山药架有多种形式,如单行人字架、双行人字架和绷架等。其中,单行人字架是目前山药上应用最多的一种山药架式;双行人字架在单沟双行栽培和近几年来高支架栽培上应用较多;棚架庭院栽培应用较多。单行人字架,由两根架材组成,架材一端插入土中20~50厘米,一端交叉成人字形,交叉处用绳子扎牢,并用架材将顶端连接起来,以提高支架的撑力和抗风能力,防止生长季节倒架。
两个人字架之间一般相距30厘米左右,要根据架材的坚实情况而定,以能够承受藤蔓的重量为宜。双行人字架与单行人字架的搭法相似,棚架一般用木棒、竹竿等搭成,架比较高,下面能通过人。
山药架的高度与产量有密切的关系。据相关山药种植户在一亩地中进行试验得知,在一定的范围内,山药产量随着山药架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例如,某块地的山药架高30厘米,则每亩产量可达3480千克,而如果换成架高200厘米的竿,山药产量则可达4408千克,后者比前者可增产约26.7%。但是,山药架的高度超过一定的范围后,山药产量并不随着架高的增高而增加,例如山药架高1.5米、2米和2.5米这3种种植方式的产量差异不大。
与此同时,山药在种植时,山药架也不能太高,太高了一是增加投资,二是容易倒架,如果架高超过1.5米,就必须在山药架两端埋木桩,用铁丝牵引加固。山药架高合理的范围为低支架1米左右,高支架1.5~2米。
适宜山药搭架的架材很多,各地山药种植户应因地制宜选用。南方地区竹子较多,多用细竹竿、芦竹等;北方地区则往往会多用树枝、芦苇等。江苏、山东等地多选用棉秆架材等。另外,如今的山药网状架也成就了山药种植新模式,有条件的山药种植户可以进行尝试使用。
山药种植一个月左右,就需要进行搭架。山药搭架有利于后期山药在生长过程中的通风、排水、吸光等。山药搭架后还需要及时进行整枝,以引导茎蔓均匀盘架,避免互相搅团。
山药的茎不但长,而且比较细和脆弱,很容易被大风所吹折,故山药在搭架时应力求稳固。支架在取材方面,应立足于本地条件。在北方产区,选用架材时,可用结实的树枝、刺槐条和粗紫穗槐条等削制而成,而南方则可用拇指粗的竹竿加工而成。搭架时,其架高一般不应低于1.5米。支架的形式多种多样,比较常用的为"人"字形架,每株一支,在距地面1.5至两米处交叉捆牢。通常情况下,山药的苗高达到30厘米以上时,即可搭立支架。搭架时,应注意不能损伤幼苗,支架插入土壤的深度以20厘米为宜。最深不要超过30厘米,否则会影响到根系的正常生长,有时还会捅伤种薯。
部分地区的山药种植户习惯采用四角架,即每四株山药苗各插入一根支架,支架与地面垂直,在支架上商再横架四根架材,然后用绳子捆牢,这样的山药架稳固牢靠。搭立四角架,还可以在横架中间拉上几根塑料绳,以增加茎蔓上架面积和受光面积,同时也有利于通风,并能防止山药蔓缠绕成团,避免互相影响生长发育。如果山药是作为地边围栏栽培的,可在山药生长的一侧搭立一层篱笆,供山药向上攀爬。
山药在上架时,如果工时不允许,可以顺势理蔓,引导茎蔓均匀盘架,避免互相搅团。近些年来,有些山药产区提倡高架栽培,支架搭立的高度达到3~4米,这样可以增加受光面积,加强茎蔓间的通风。当然,高架山药也有它自身的不足,山药的长架材料制备困难,增加经济开发,而且抗风性差,因此,山药种植户可因地制宜进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