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21-02-08 23:53

小麦抽穗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病虫害发生危害的高峰期,应及时进行“一喷三防”,即:在小麦穗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混配剂喷雾,达到防病虫、防干热风、防早衰、增粒重,确保小麦增产的一项技术。

(一)小麦蚜虫

麦蚜是小麦的一种主要害虫,以刺吸式口器吮吸麦株的茎、叶和嫩穗的汁液,小麦受害后结粒减少,千粒重下降,历年麦蚜重发生,不及时防治造成小麦减产。当田间百株蚜量达500-800头时,(最高单株16头,为无翅蚜)自然天敌单位与麦蚜比超过1:200头(指麦蚜超过200头)时,高温、干旱有利于蚜虫的发生。可选用吡蚜酮、吡虫啉或低毒有机磷类、菊酯类农药喷雾防治,兼治小麦叶蜂等其它害虫。

(二)小麦白粉病

小麦孕穗期至抽穗期是小麦白粉病的发病高峰期,当田间病叶率达10-20%时,选用25%丙环唑、烯唑醇、戊唑醇、三唑酮等喷雾防治。若小麦生长中、后期高温、干旱则会抑制病害发展。

(三)小麦锈病

进入5月份是小麦锈病发生和防治的关键时期,要求遵循“准确监测,带药侦查,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原则,力争早发现,早防治,绝不能造成蔓延和危害。小麦拔节或孕穗期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应立即防治。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丙环唑或苯醚甲环唑等药剂,按要求的剂量,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

(四)及时防御干热风和早衰,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小麦灌浆期是争粒重保增产的关键时期。为有效延长小麦旗叶的功能,确保小麦“活熟”,这个时期要特别注意防御干热风危害。当遭遇气温30度以上、风力3级以上、空气相对湿度30%以下的干热风危害时,各地要针对小麦成熟度和小麦灌浆期对肥力的要求,及时合理的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达到抵御干热风、防早衰、增粒重的综合效果。

防治时间:在有外来菌源的情况下,春季气温高,雨水多则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喷药的最佳时间为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喷药必须在晴天微风的下午4点以后进行,小麦扬花期喷药应避开9点前小麦授粉时间。药剂配方:

1、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克/亩+40%丙环唑乳油100克/亩+99%磷酸二氢钾50克;

2、25%氰戊•辛硫磷50毫升/亩+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亩+99%磷酸二氢钾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