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拔节期肥水管理技术

发布日期:2021-01-15 16:11

拔节长穗期肥水管理如下:

(一)巧施穗肥

在水稻长穗期间追施的肥料叫穗肥,依其施用时间和作用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促花肥是促使枝梗和颖花分化的肥料。保花肥是指防止颖花退化、增加每穗粒数的肥料,同时对防止水稻后期早衰,提高结实率和增加粒重也有很好的效果,是大面积高产栽培中不可缺少的一次追肥。

在此期应根据水稻穗肥施用的时间和用量,合理施肥。促花肥通常在叶龄余数3.5~3.1时施用。保花肥在叶龄余数1.5~1时施用为宜。一般促花肥每亩可用尿素10~12公斤,保花肥每亩可用尿素4~6公斤,同时还需施用磷、钾肥。

(二)水分管理

1.适时搁田:搁田又称晒田、烤田,适时适度搁田有利于促进水稻根系发育,适当控制氮肥的吸收,促进茎秆粗壮老健,形成合理的株型,有效地控制无效分蘖,降低高峰苗,提高成穗率,提高抗病、抗倒能力。搁田要轻搁、分次搁。搁田前应做到栽时留行、栽后扒沟、挖沟搁田。搁田程度以稻田中间泥不陷脚、土不发白、叶片挺直、叶色稍褪淡为度。

适宜的搁田时期应视移栽叶龄、基蘖肥的施用量及有效茎蘖发生量而定。一般施肥水平较高、茎蘖肥比例较高、小苗移栽或分蘖发生率高的田块,搁田应提早在群体总茎蘖数为预期穗数的70%时进行;施肥和基蘖肥用量均为中等水平,或中苗移栽的,搁田应在群体总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时进行;用肥水平较低,或大苗移栽的,搁田应在群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90%时进行。

2.合理灌溉:拔节长穗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特别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对水分尤为敏感,是需水临界期。故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间,田间应保持浅水层。以利于水稻的穗分化,增加结实粒数。其他时间可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办法,以减轻病害,增强稻株抗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