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糯玉米病虫害防治

发布日期:2020-12-31 02:48

糯玉米籽粒中有较粗的蜡质状胚乳,较像硬质玉米和马齿型玉米有光泽的玻璃质籽粒。此类玉米除作为鲜食外,也作牲畜饲料和工业用途。由于近年来糯玉米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市场价值极具潜力。搞好糯玉米生产,必须做好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常见病害的有大斑病、小斑病、锈病。1、大斑病症状:

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苞叶。植株感病后,叶片干枯,重者全株枯死,产量失收;轻者生长不良,造成减产。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或灰绿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棱形或长纺锤形大斑。斑中央淡褐色,边缘暗褐色。病斑宽可达1~2cm、长15~20cm。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黑灰色霉状物(分生孢子)。发病严重时,病斑增多,连成大片,整株枯死。

发病规律:

大斑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田问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次年侵染发病的主要来源。在湿度较高的条件下,菌丝体迅速繁殖,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常借风力、气流和昆虫等传播而造成危害。

2、小斑病症状:

此病除危害叶片、苞叶和叶鞘外,与大斑病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雌穗和茎秆产生病害,可造成果穗腐烂和茎秆断折。发病时间比大斑病稍早。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椭圆形褐色病斑,边缘赤褐色,轮廓清楚,上有二、三层同心轮纹。病斑进一步发展时,内部略褪色,后渐变为暗褐色。天气潮湿时,病斑上生出暗黑色霉状物,即分生孢子盘。叶片被害后,叶绿组织受损,影响光合机能,导致减产。

发病规律:小斑病菌可以侵入花丝、籽粒、穗轴等,使果穗变成灰黑色,造成严重减产。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第2年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初次侵染源。分生孢子靠风力和雨水的飞溅传播,在田间形成再次侵染。3、锈病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该病主要浸染叶片、严重时可浸染苞叶,果穗和雄穗。发病初期地叶片两面散生或聚生淡黄色小点。以后突起,扩展为圆形或长圆形,黄褐色或褐色,周围表皮翻起,散出铁锈色粉末,后期病斑上生长圆形黑色突起,破裂后露出黑褐色粉末。潮湿天气,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偏施或多放氮肥的地块,将加重病害的发生。4、病害防治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从根本上杜绝感染。(2)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实行合理轮作,减少初次侵染源。(3)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田块作为栽培用田。(4)开好田间一条沟,做倒灌得进降得下,控制田间湿度,抑制菌丝体繁殖速度和数量。(5)适期早播,错开危害关键期。(6)合理密植,增施P、K肥,改善田间小气候,增加植株抗性。

化学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在秋延糯玉米整个生长期间均可发生,且扩展蔓延速度快,因此在发病初期,每667m2用50%百菌清709加三唑酮809,或用50%百菌清709加粉锈宁809叶面喷施,5~7d后再喷1次,即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锈病在发病初期,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用0.2度石硫合剂均匀喷雾。发病严重时,间隔15天再喷1次。

二、虫害防治玉米螟又名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糯玉米的主要虫害。1、为害特征玉米螟常选择植株幼嫩、阴暗潮湿的部位进行取食危害。当秋延糯玉米处于心叶期,幼虫在心叶危害;进入抽穗期后蛀入茎秆或穗部危害;糯玉米抽丝后发生的幼虫多集中在花丝上危害,以后蛀人雌穗或茎秆;老熟后在茎内、叶鞘内或叶片上化蛹。

2、形态特征

①成虫:黄褐色,体长12~15mm,翅展24~35mm。前后翅均有2条明显的褐色波状横纹,两线问有两个暗斑。②卵:扁椭圆形,初产乳白色,渐变淡黄色,常30~40粒排成鱼鳞状卵块。③幼虫:共分5龄,老熟时体长20~30mm,淡褐色,腹面乳白色,背线明显,两侧有较模糊的暗褐色亚背线。

3、发生特点

玉米螟世代发生,以老熟幼虫在寄主秸秆、穗轴或根茬中越冬。第2年5月中下旬越冬幼虫化蛹,至6月中旬陆续羽化为成虫。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喜欢在生长旺盛的寄主作物上产卵。8月在糯玉米生长时期,钻蛀危害。

4、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于越冬幼虫羽化以前,处理玉米、棉花等越冬寄主的茎秆,消灭越冬虫源。

药剂防治:在玉米心叶期每667m2用菊酯类农药毒氯乳油600倍液灌心2~3次。玉米抽雄期,在玉米授粉结束而幼虫尚未集中花丝危害时,将5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喷在雌穗顶端的花丝基部,熏杀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