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高产技术要注意哪些?

发布日期:2020-12-13 12:40
问:
冬小麦高产技术要注意哪些?

小麦与其它作物相比,有3个显著特点:一是小麦对土壤肥力的依赖性很大。二是小麦田氮肥用量不宜过大,否则,易造成前期生长过旺,后期倒伏减产。三是小麦对磷特别敏感。若三叶期缺磷,会导致次生根少,分蘖延迟或不分蘖。三叶后期缺磷,会延迟抽穗、开花和成熟,使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

冬小麦追肥一般以氮为主,追肥时间多在来年春天的返青至拔节期。小麦返青后,便进入以根、叶、蘖为生长中心在时期,当年冬小麦的产量水平对此时期氮营养供应的反应非常敏感,这也叫氮营养临界期。此时若氮营养不足,则会造成苗小,分蘖少,群体不够,难获高产。但如果追施氮肥过多,氮营养过胜,会造成叶大、蘖多,群体过大,将来必定茎长秆细,易倒伏,并且穗粒少,粒重轻,也难获高产。因此,追肥量和追肥时期应视小麦苗情而定。追施氮肥量一般约占总施氮肥量的50-70%。对于肥力较好、长势正常、群体适中的壮苗麦田,应采用取促控结合,坚持“冬前促,返青控,拔节以后攻穗重”的管理原则,在拔节时期每亩追施10公斤尿素或稀土硫酸铵锌;对于群体超过90万株的旺苗田,应以控为主,尽量避免大量养分消耗在苗期,造成后期脱肥。可采取深中耕断根、碾压、化控等措施,以加速小分蘖死亡,控蘖蹲节,控旺促壮,追肥时期可以推迟到拔节后,并以磷、钾为主,少追施氮肥。

小麦配方施肥技术

一、小麦营养特性

一般中等肥力水平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要氮3kg左右、五氧化二磷1.0~1.5kg、氧化钾2.5-3kg。小麦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率不同。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个是从分蘖到越冬,这一时期的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13.5%,是群体发展较快时期;另一个是从拔节到孕穗,这一时期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37.3%,是吸氮量多的时期。对磷、钾的吸收,一般随小麦生长的推移而逐渐增多,拔节后吸收率急剧增长,40%以上的磷、钾养分是在孕穗以后吸收的。

二、小麦施肥技术:

1、坚持有机肥为主。增施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保肥保水能力,提高肥料利用率,特别在干旱之年还可以发挥抗旱保墒的作用。

2、合理施用化学肥料。

(1)旱地施肥:旱地施肥采用有机无机结合,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以磷促根,以肥调水,增加土壤水分利用率。在亩施1500土杂肥或加施黔发有机肥40-50公斤以上的基础上,施氮6-9公斤、五氧化二磷6-8公斤、由于我省多数地区土壤钾大多在80mg/kg以上,可少量施钾,所以建议亩施贵州黔发45%(25-15-5)+黄腐酸有机肥40公斤,俗称“一炮轰”。还可以施用贵州黔发42%(17-20-5)+黄腐酸钾有机肥作底肥,开春小麦拔节前在商情适宜时,亩施尿素(或稀土硫酸氨锌)5-10公斤。

(2)水浇地施肥: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水浇地推广氮肥后移技术,即把全部氮肥的50%基肥播前施入,其余50%在小麦拔节期追施。所以在施基肥时,我们建议可亩施贵州黔发42%(18-16-8)稀土配方肥50公斤,次年小麦拔节期,可施入15-20公斤氮肥、尿素或稀土硫酸氨锌均可。只有这样才会起到高水高肥高产量的目的。

(3)根外巧追肥。根外喷肥是补充小麦后期营养不足的一种有效施肥方法。由于灌浆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抓好以根外追肥为主的“一喷三防”很有必要,即将杀虫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抗旱剂)等混配,一次施药可达到防虫、防病、防干热风、抗倒伏、增大穗、增粒重的目的。具体方法是: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0克+2.5%氯氰菊酯克+磷酸二氢钾100克,每亩对水30公斤叶面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