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及时补苗:移栽后7天进行田间查看,对缺塘、损伤的及时选用嫩壮苗给以添补和更换,确保全苗。
2、清除田间杂草:移栽待草芽出齐,选晴天进行化除一次(因杂交油菜生长旺盛,可抑制杂草生长)。
3、适时打顶:当苗高30厘米左右,油菜抽苔现蕾时进行摘心打顶,以促进分枝生长。春前出现的早苔、早花应及时打除,春后一般不宜再打顶,春后油菜进入旺盛的生殖生长,此时打顶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形成。
4、科学管水:油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生育时期对水分需求有所不同,抽苔至初花期是油菜需水的临界期,此时叶面积最大,土壤水分含量要求达70%左右才能满足油菜生理需水。板墒栽培田间保水性较好,春前视墒情灌水1—2次即可。进入春季后,由于气温逐渐升高,蒸发量加大,一般20—25天灌水一次,灌水时水平墒面,杜绝深灌(易造成油菜倒伏)或灌跑马水;
5、加强病虫害的防治:移栽后结合追施提苗肥,采用百菌清浇灌,防治油菜根肿病。抽苔期做好油菜霜霉病、白粉病、茎核病及菜青虫等的防治和预防。后期主要做好对蚜虫的防治,每隔10—15天防治一次,把蚜虫控制在危害油菜经济产量以内。
6、合理施用硼肥和微肥:甘蓝型油菜对硼肥较为敏感,缺硼会导致油菜形成花而不实,一般要求喷施硼肥2—3次,即抽苔期、现蕾期、初花期各喷施一次。后期结合对蚜虫的防治喷施磷酸二氢钾2—3次,以促进油菜籽粒的饱满,提高千粒重,从而达到增加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