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吸浆虫防治和“一喷三防”技术要点

发布日期:2019-08-23 07:14

一、小麦吸浆虫防治方法

1.蛹期防治:亩用2.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5-2kg拌细土或沙土30kg均匀撒于地表,随撒随用扫帚或长棍将撒到小麦叶片上的毒土振落到土表,施药后及时浇水提高防效。

2.成虫期防治:在5月上旬,每桶用7.5%氯氟氰吡虫啉、20%啶虫辛硫磷、10%吡虫啉1000倍液(20毫升)或50%毒死蜱1500倍液(30毫升)喷雾防治。注意要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均匀喷雾。

目前,小麦处于抽穗扬花期,吸浆虫破茧率为50—70%,依据天气情况和小麦长势,今年蛹期防治适期为4月23—28日,成虫防治适期在5月上旬。特别提示:小麦吸浆虫防治时间特别短,延后防治几无效果,因此必须要抓住两个防治关键时期,并以蛹期防治为主,成虫期防治为辅。

二、“一喷三防”技术要点

在小麦生产中后期(扬花至灌浆期)主要有叶枯病、白粉病、锈病、蚜虫、棉铃虫等病虫害,可喷施20%三唑酮乳油30毫升/桶加20%氰戊菊酯20毫升/桶(或2.5%氯氟氰菊酯10-15毫升/桶)或10%吡虫啉10-15克/桶和磷酸二氢钾50克/桶,每亩用药液50公斤,喷匀喷透,可减少防治次数,达到防病、防虫、防干热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