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棉花田间管理要点,棉花中后期田间管理要点

发布日期:2019-08-18 18:44

中后期是棉花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最容易发生矛盾的时期,如管理不当,不是徒长,就是早衰,早衰易引起棉铃脱落,徒长易引起烂铃,因此,加强棉田中后期管理是夺取棉花高产的关键。中后期管理任务,应当是促进生育健壮,充分延长结铃期,尽量提高成铃率和铃重,控制贪青晚熟,达到早熟不早衰。

1、分类指导。一类棉田生长发育快,营养生长旺盛,要合理调控,塑造理想株型,促进棉株早结铃,多结铃,结大铃。二类棉田要促控结合,以促为主,促使棉苗早搭丰产架子。三类棉田发育晚,长势弱,应采取水肥齐促的办法,必要时可提前施肥,促使棉苗早发棵。现蕾后,及早去除叶枝。

2、化学调控。开花成铃期间是棉花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最容易发生矛盾的时期。可在施肥浇水前或大雨过后,亩用缩节胺2—3克兑水30公斤喷打,调节株型紧凑,促进生育健壮,提高结铃和铃重。根据降雨量和棉花长势适时适量进行化学调控,以促进棉花稳长,减少蕾铃脱落。

3、花铃期追肥。花铃期是棉花需水肥敏感期,对于没有底施肥料或底肥不足的棉田,应见花重施花铃肥,可结合浇水或雨前(没有水浇条件)扎眼亩追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和硫酸钾15公斤。补足养分,防止早衰。

4、合理整枝。一是适期打顶,一般在7月1日至15日。打顶主要作用是控制棉株纵向生长,促使养分向生殖器官输送。进入棉花生长中期以后,可因苗、因地适当打顶整枝。二是在大暑前后,对荫蔽棉田还要打边心,以控制棉株横向生长,对主茎和果枝叶腋处长出的赘芽、疯杈等应及时抹掉。当棉花到了吐絮期若棉田荫蔽,应打老叶,剪空枝;若遇到连阴天,还要推株并垄,增加棉田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减少烂铃,促进棉花早熟、优质和高产。

5、防治病虫害。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预测预报,及时开展大面积的综合防治,最大限度地减轻病虫造成的损失。坚持四结合,即药剂滴心、诱杀成虫和田间灭卵相结合、棉田防治和其它作物田防治相结合、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田间管理和人工抹卵相结合,达到提高防效、节约成本的目的。另外,对抗虫棉田还要特别注意蚜虫、红蜘蛛、盲蝽象等害虫的防治。对棉花枯黄萎病,目前尚无有效药剂,应以喷施多元微肥、增强营养抗性、加强棉田整枝管理、促进田间通风透光、排水除渍为主,发现重病株及时处理,防止大面积蔓延。

6、搞好清沟排渍与灌溉,降低田间湿度,防止烂铃。立秋后,常有低温阴雨天气,要及时做好清沟排渍,做到雨住田干,不积水,减少烂铃。同时,遇旱仍需及时补水,以提高铃重,争结秋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