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综合防治

发布日期:2019-08-18 08:20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为害茎部主要发生在伤口或叶柄处。引起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在防治过程中,应对病原菌的鉴定及对造成茎部危害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做到预防为主,切断病原菌的传播途径,减少菌源,并结合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进行综合防治,将损失降到最低。以下就是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综合防治。

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

对于种子表面的病原菌,可先用冷水浸湿种子,再将种子放入56℃的温水浸泡30分钟,或选用1.05%次氯酸钠溶液浸种20~30分钟,或选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浸种30分钟。对于种子内部的病原菌,可以采取干热灭菌的方法,注意干热灭菌的温度和时间,并进行小规模试验后,再进行推广应用。

2.土壤处理

育苗尽量选用新苗床或用营养土育苗。每平方米旧苗床用40%福尔马林30毫升,兑水3~4千克浇施,覆膜,4~5天后揭膜,15天后播种。夏天可进行闷棚处理,棚内土壤灌足水后覆膜,高温下晒4~6周;或者在定植前1个月,每亩用42%威百亩水剂25~40千克兑水500千克,对土壤进行熏蒸处理。以上方法均可有效减少土壤带菌量,降低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发生。

3.加强田间管理

该病为温暖高湿型病害,应严格控制棚内或田间的湿度;田间湿度大时,尽量避免进行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做好隔离工作,无关人员禁止进入田间,工作服和操作工具可用75%酒精进行喷雾消毒;注意通风时间,控制棚内温度和湿度;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清除,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及周围杂草,并在田外进行深埋,减少翌年的初侵染源;

注意防治虫害,避免害虫在茎部造成伤口;定植时,避免伤根;合理密植,加大田间通透性;选择与非茄科蔬菜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前茬以禾本科或豆科作物为佳;采用滴灌与沟灌,尽量避免喷灌、大水漫灌等方式,防止田间湿度过大。

4.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施药,常用的药剂有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30%琥珀肥酸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全株喷雾防治,确保叶片正面、背面和茎部表面均匀覆盖一层药膜,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2~3次。重病田根据发病情况,必要时增加喷药次数。田间施药时,铜制剂应与其他药剂轮换使用,防治效果会更好,且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5.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可选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春雷霉素水剂800倍液,或1亿cfu/mL枯草芽孢杆菌500倍液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研究表明,10%植物香精油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生长,抑制率可达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