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9-08-17 19:59

马铃薯因具有生长期短、适应性强、耐贮运、用途广、营养价值高等特性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泽普县气候条件适宜、光热资源丰富,耕地土壤土层深厚,盐碱轻,土壤多以沙壤、轻壤为主,年平均气温11.4℃,无霜期187-230天,可进行马铃薯的二季栽培。

一、品种选择

做为马铃薯二季作区,生产上要选择早熟或中早熟优质脱毒品种。要求种薯未受任何病虫害侵染,薯形整齐饱满,具有原品种典型性。泽普县目前主栽品种为费乌瑞它。

二、种薯贮藏

种薯可采用窖藏,控制窖内温度恒定在4℃左右,温度过低,种薯易受冻害,温度过高,呼吸作用加强,种薯养分消耗加速,易染病腐烂。种薯贮藏量大时,可装入网袋入窖,要注意种薯堆放高度,6-8袋即可,过高堆放种薯间及网袋间散热不及时,易造成局部温度过高而引起种薯腐烂。对窖内温度进行经常性检查,防止局部冻伤。

三、选种催芽

播前20-30天,将窖藏种薯取出挑选分级,30-40克以下为小薯,40-80克为中薯,80克以上为大薯。小薯不切块,中薯破顶芽竖切一分为二,大种薯依种薯重量切块,尽量保证切块均匀,每个芽块重量在30-40克之间,每个切块要保证留有1-2个饱满芽眼,不允许切薄片或挖芽眼。切块时进行筛选,淘汰病烂薯。切块前进行切刀消毒,切刀要在0.5%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后使用,切到病烂薯时,切刀要再次消毒,高锰酸钾溶液现配现用,不可久置。种薯切块后必须在日光温室中或农户室内摊开晾晒2天,利于切口愈合。晾晒后的种薯可在日光温室集中进行催芽,种薯码放成小畦,小畦宽1.5m,畦高30cm,在畦面上覆盖湿河沙,也可用温室中消毒温室土覆盖(土粒要细)。

四、播种与种植方式

1、施肥起垄:犁地前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公斤,起垄前撒施二铵30公斤/亩,硫酸钾20公斤/亩,尿素10公斤/亩,施肥后机械开沟起垄铺膜,垄面宽50cm-60cm,垄高30cm,沟上口间距40-50cm,每个播幅1.1米(垄面+垄沟宽度)。

2、播期:春季根据温度应适期早播,秋季起垄铺膜地块,春季地温回升较快可适期早播,垄上膜内地温稳定通过5℃,开始播种,推迟播种将会影响产量。

3、播种方法

一膜两行播种,株距25cm,打孔播种,两行孔眼均匀错开呈三角形打孔,播种深度10cm。薯芽朝上摆放,膜孔覆土要严实。播后要保持膜面干净整洁,有利于提高地温。

五、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1.1苗前中耕:马铃薯播种后为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早春提高地温,每10-15天中耕一次,能够起到灭草保墒的作用,苗前中耕宜浅。

1.2查苗补苗:检查出苗情况,及时解放部分压在膜下幼苗,防烫伤。齐苗后及时查苗补苗,发现缺苗查找缺苗原因,避免缺苗、断垄。应及时补种,若薯块腐烂,应将烂块同周围土壤全部挖除,以免补栽苗感染病菌。

2、中期管理

2.1中耕培土:齐苗后中耕一次,5-6片叶时进行中耕浅培土,现蕾期中耕培土一次,培土3-4cm,封垄前最后一次中耕培土,尽量向根部多培土,可防止结薯过浅而使薯块表皮变绿影响商品性,提高产量。

2.2肥水管理:生育期内保持土壤湿润,不旱不浇,浇水以垄高1/2或2/3为宜,严禁水位漫畦淹苗,发棵期可视马铃薯长势进行肥水管理,长势偏弱可适当追施少量尿素(5-10kg/亩),生长旺盛则不需追肥。在现蕾期结合浇水亩追施钾肥15-20kg/亩或复合肥(氮磷钾)15kg/亩,长势过旺田块少施或不施,盛花期必需保证水分供应充足。发棵期、蕾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2次,每次喷施150g/亩。

3、病虫害防治:

早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常见病害,早疫病又称轮纹病,主要发生在叶和薯块。叶片产生近圆形黑褐色病斑,出现明显同心轮纹,发病严重时,叶片从下向上萎蔫干枯,薯块上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病斑。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一个主要病害,危害叶、茎和薯块。叶片受害,先在叶缘产生水渍状黄褐色病斑,病斑不规则。植株茎部受害,产生稍凹的褐色条斑,病害发展快时,病株很快枯萎,病薯内部组织变褐坏死,无食用价值。

早疫病、晚疫病防治重点是早发现,发现病株可叶面喷施:

1)阿米西达(嘧菌酯)24-32ml/亩进行防治。

2)安泰生(丙森锌)200-400倍液,银法利600-1000倍液防治。

3)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喷雾。

在病害发生初期开始施药,每隔10天喷一次,连续喷雾3-4次。

六、田间记载

马铃薯从种薯催芽开始,对马铃薯全生育期农事过程进行田间记录,如犁地、施肥、催芽、播种、追肥、浇水、收获等农事活动。

七、收获和贮藏

当叶片发黄时,选土壤不潮湿,天气晴朗的日子收获,收获的马铃薯遮阴晾晒后装袋,贮藏期间应放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