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早衰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发布日期:2019-08-16 14:40

水稻生长后期,是产量形成灌浆成熟的关键时期。水稻籽粒的营养积累,80%以上是来自于稻株倒三叶的光合产物积累直接运输到籽粒中所形成的。因此,必须确保后期建立起高光效的群体结构,特别是合理的冠层叶结构,以提高倒三叶的最大有效光合叶面积,并延长其光合作用时间和效率,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水稻后期,由于叶到根的输导距离拉长,常常会导致根部缺氧。还因土壤条件差,有机肥施用量少,后期氮素营养跟不上,落黄迅速,易引起根系生长减缓。由于后期稻株荫蔽,病虫害易迅速蔓延,致使稻株受到病虫危害而引起绿叶面积的减少及叶片光合功能减弱等等诸多因素,从而造成水稻早衰。

根据水稻后期生长发育的特性,结合自然天气条件和水稻生产的实际情况,针对引起早衰现象的种种病因,切实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协调好水稻植株体内的碳氮比,促进水稻体内有机物的合成、积累与运输,来增加千粒重,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

科学灌水防早衰。养根是保叶的关键,而养根要求土壤氧气充足,水气协调,以气养根,才能保持较强的根系活力。因此,在水稻生长后期,切忌长期漫灌,以避免水稻根系缺氧,影响根系活力。应做到湿润灌溉,推迟断水时期,实行“间歇灌溉、前水不见后水、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方法,改善水稻后期根际供氧的环境条件,增强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功能期。

因缺补缺保平衡防早衰。由于水稻后期吸肥能力减弱,而根外追肥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辅助措施,通过根外追肥能迅速缓解水稻的营养缺乏。叶面追肥要求在孕穗末期到齐穗期间,每隔5-7天喷数次为宜。对于缺乏微量元素的水稻,只要补喷一次即可。水稻生长正常的田块,一般每亩用氨基酸叶面肥一支或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15—30公斤喷雾处理,可提高水稻抗逆抗病能力。

采用缺什么补什么的管理措施,能显著改善水稻根部营养的全面供应,增强稻株抗逆抗病能力,有利于后期根系生长发育,从而促进花粉萌发,提高结实率,更好地满足籽粒灌浆结实的需要,形成大穗。对于后期落黄较重的田块以及保肥性能较差的沙质壤土,要及时采取施用化肥和根外追肥的补救办法。具体操作时应视植株的落黄程度,一般每亩用2-5公斤尿素和2-3公斤氯化钾,并用150克磷酸二氢钾,对水15—30公斤喷雾,视水稻生长情况确定叶面施肥次数。

防病治虫防早衰。稻蝗、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是水稻后期的主要病虫害。如不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由于这些病虫害发展速度很快,极易造成较大危害。稻农必须及时了解农技推广部门发布的病虫害测报情况,也可以根据自己在田间观测到的情况,使用对口农药,及时用药,提高防治效果,确保后期有一定的绿叶面积,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和光合效率,促进水稻灌浆,提高结实率和籽粒重,从而达到增粒增重品质优产量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