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培用药误区及解决办法

发布日期:2019-08-14 04:22

在蔬菜栽培中,农药的使用是其中很关键的一部分,而很多农户在农药使用方面通常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

1.未对症下药:因对病虫害缺乏认识或者是存在误区,而不能对症下药,结果易出现因药不对症而延误了病虫害的最佳防治时机。

2.药剂过量:在防治病害进行喷雾时,农户习惯任意加大药量,以保证防治效果,但易因用药量过大而出现药害。

3.药剂混用种类过多:棚室内通常会出现多种病虫害同时发生的情况,农户为进行防治或预防,经常将多种药剂混在一块使用,如多种病害的杀菌剂、多种杀虫剂以及叶面肥等进行混合喷雾,以达到多种病虫害同时预防的目的,同时也更省工。但并未考虑到可能因用药种类过多而造成药害,或者是药剂混用不当造成药剂起反应从而出现药效降低的情况。

4.喷药时间不对:有的农户在高温强光时如正午前后喷药,此时因温度较高,水分蒸发快,药液留在植株或叶片上而浓缩,导致药液浓度过大而出现药害。另外在花期喷药也更易出现药害。

5.喷药方法不对:对植株进行喷雾时,是整株喷药还是部分位置喷药掌握不清楚,易因喷雾不当而出现药害。

6部分蔬菜敏感药剂不了解:很多药剂如嘧霉胺、辛硫磷等对豆类、瓜类植株而言较为敏感,易出现药害,农户易因不了解药性和植株的敏感性,任意用药,从而出现药害。

7.对用药安全间隔期不了解:如果对用药安全间隔期不了解,则可能在采摘期内用药过多而导致蔬菜的安全性下降。

8.喷药的时机未掌握在病虫害发生前或初期:部分农户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不懂得“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措施,在病虫害发生重时才进行防治,从而影响防治效果,导致病虫害出现大爆发,因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而影响豆类蔬菜的正常生长,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9.喷药时未做好完全防护:很多农户在喷洒农药时忽视了自身的保护,在药剂配比和喷雾时未采取完全措施,导致药液对人身造成较大的为害。

10.农药器具使用不当:部分农户在使用农药器具如喷雾器时,有时候会在前一次用过药未进行清洗的情况下直接再进行喷雾,易因药剂起反应而造成药害或降低药效。特别是喷洒除草剂后因喷雾器未清洗干净而产生药害,这种除草剂药害有时候是致命的,导致植株全部死亡,值得大家注意。

针对以上误区,有以下几类方法可防止出现药害,做到安全用药,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对症下药:针对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正确判断,选准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2.药剂用量:对豆类蔬菜而言,要严格按照药剂说明用药,不可随意加大用药量,避免对豆类造成药害。

3.合理配比农药:不宜过多混用农药,病虫害发生较多的情况下,可选择自己地块内发生较重的两种主要病虫害来进行防治,下一次再针对另外两种病虫害进行防治。另外对药剂的配比顺序也有要一定的了解,药剂要现配现用才行。在用药时要注意,同类成分的药剂不要混用,药剂混用的种类不要超过4种。同时要考虑到不同的药剂之间是否会起反应,如部分酸性药剂不能与其他药剂混用,部分铜制剂也不能与某些药剂混用。

4.避开高温强光期用药:光照过强的情况下,如晴天的中午用药,因光照强温度过高导致水分蒸发过快,导致药剂浓度过大,易出现药害,另外花期要减少用药,避免造成落花现象。

5.合理选择药剂喷雾方式:根据需要来确定是否需要整株喷雾还是局部喷雾,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及药害的出现。

6.了解敏感药剂的种类:豆类对某些药剂如辛硫磷、嘧霉胺、代森锰锌等较为敏感,在用药时需要注意。

7.药剂的安全间隔期:当前对蔬菜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注意了解一下药剂的安全间隔期。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至放牧、收获(采收)、使用、消耗作物前的时期,自喷药后到残留量降到最大允许残留量所需间隔时间。不同的农药具有不同的安全间隔期,要注意在喷药后的安全间隔期内不要随意用药,或者是在用药后的安全间隔期内不要采摘蔬菜,避免消费者因食用后残留量过大而造成中毒。

8.提前预防:根据气候条件、植株长势和豆类蔬菜病虫害发生规律,提前用药防治病虫害,此时病虫害更易控制,可有效减少因病虫害暴发而对豆类蔬菜生长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9.喷药时做好安全防护:配比农药时要用塑胶手套,喷药时可穿隔离衣,配戴口罩等,避免因药剂喷溅到身上或手与药剂直接接触而影响身体健康。另外也可避免长期因吸入药剂而造成的身体损害。

10.除草剂专喷雾器专用:除草剂要有专用的喷雾器,即使清洗多遍也不应用来进行大棚内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