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微管滴灌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节水技术,在温室大棚内豆类、瓜果类蔬菜的灌溉上应用较为广泛。经过多地试点的实践总结发现,膜下微管滴灌在节水增产方面效果突出,经济效益显著。
一、膜下微管滴灌的使用。
首先是灌水:将水泵放入装满水的施肥罐或水源,打开控制阀,开启电源,水便会从滴头滴出,渗入作物根系。每次供水时间视土壤墒情而定。其次是施肥:将可溶性肥料先溶于容器中,再倒入施肥罐,通过水泵吸力进入系统。肥料浓度控制在0.2%~0.3%,不宜过高。使用时要保持水源清洁,定期检查管道是否渗漏,经常清洗过滤器。
二、膜下微管滴灌的效益分析。
1、投资见效快。添加微管滴灌,每667㎡需一次性投入水泵250元,施肥罐100元,过滤器50元,输水管道100元,带滴头膜管1000元,共计1500元。按使用年限5年计算,每年增加成本300元。仅此每年、每667㎡可减少支出500元,若种植樱桃番茄(当年11月至翌年6月),则每季、每667㎡可减少支出250元。这在农业规模化生产上效益是相当可观的。
2、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使用膜下微管滴灌系统,可视土壤墒情多次、少施肥水,使土壤固、液、气三者之间达到均衡、土质疏松、湿润、团粒结构良好、土壤微生物活动活跃,从而有利于植株根系生长,提高蔬菜品质,这在无公害蔬菜生产环节上具有重要意义。
3、节约肥水、农药,提高产量。膜下微管滴灌湿润植物根层,防止水向深层渗漏,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蒸发,大大减少了灌水量。施肥时,低浓度多次施用,减少肥料浪费,据调查,可节约肥水1/3。根据统计结果可知,常规大棚的喷药次数明显多于膜下微管滴灌大棚的用药次数。以种植樱桃为例,膜下微管滴灌大棚的樱桃番茄单株平均产量为1.93kg,而常规大棚的平均单株产量为1.72kg,前者比后者每株增产0.21kg,增11.2%,这是由于加膜下微管滴灌系统,降低棚内空气湿度,病虫害发生减轻,特别是由于灰霉病、疫病引起的落果现象减少,樱桃番茄座果率明显提高。按每667㎡种植2200株计,则增产462kg。
根据以上试验分析,蔬菜大棚添加膜下微滴系统,经济效益显著,节约施肥、节省用工、节约农药成本、增加产量。添加膜下微管滴灌系统,大棚内无明水,相对湿度低,病害少,植株生长健壮,蔬菜品质优,是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值得推应用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