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皮蒜越冬栽培效益高

发布日期:2019-06-07 22:06

北方严寒地区,紫皮蒜传统的种植方法一直是春栽夏收,不仅存在着冬季保存蒜种的麻烦,而且只能产一茬蒜,收少量一茬蒜薹。为提高种植紫皮蒜的经济效益,可对紫皮蒜进行越冬栽培,不仅解决了保管蒜种出现抽干、霉烂、伤热等问题,而且可多收一茬蒜薹,抽薹率一般可达95%以上,亩产250~300公斤,蒜头一般也可亩产1000多公斤左右。

整地作畦选择平岗地沙壤上,前茬秋白菜收获后,立即整地作畦。深播20cm,细搂两遍,同时每亩施腐熟农家肥4000公斤,最好施些炕洞上做底肥。然后做成宽120cm、长500cm的平畦。

适时栽蒜一般在霜降前后蒜种下地为宜。栽早了,气温高,蒜种发芽,不宜越冬;越晚了,气瘟低,越冬前萌发不出幼根,不利于明年小苗出土。

开沟播种每畦开8趟沟,深5cm,沟距10cm,然后将蒜种去皮栽入沟内,株距10cm,之后覆2cm左右厚上。

越冬管理在10月底11月初灌1次封冻水,2~3天后再在畦面上覆盖一层6.6cm厚草、树叶等防寒物。也可采用铺地膜法防冬早。具体办法是在土壤封冻前,先用喷雾器或喷壶每亩喷洒除草剂氟乐灵300倍液60公斤或600倍液120公斤,然后铺上地膜,再在膜上覆盖一层乱草即可。无论采取哪种办法御寒防冬早,在越冬期间,都要严防人畜踏畦面。

早春管理翌年清明后3~4天,搂掉畦面上的防寒物,之后,蒜芽即可出土。对覆盖地膜的畦面,要对准种芽在膜上割一个口,将芽引出膜外。

苗期管理在小苗长出3~4片叶之前,不早不浇水,以提高地温,促苗快长。长出7~8片叶时,正是抽苔时期,要每隔7~8天灌1次水,追1次化肥,每亩追施硫铵2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