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种选择不当
种植马铃薯对品种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一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有的人没按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马铃薯品种,结果使自己的产品卖不上好价钱,而且还耽误了下一茬农作物的种植。二是要选择能占领当时当地市场的品种。如果品种不对路,那么产品肯定不好销售,即使能销售出去,价格也会受到很大限制,单位面积的产值肯定要低于销路好的品种。三是要选择品质好、营养价值高、食用品味佳的品种,比如成熟早、芽眼浅,薯皮光滑的“费乌瑞它”。四是选择品种也要根据成熟期与下茬作物安排等因素,达到上下茬兼顾,全年丰产丰收。
2品种更换不及时
有些山区由于交通闭塞,农民信息不灵通,不知道别的马铃薯种植区还有产量更高、质量更好的品种,所以一直沿用着祖辈们流传下来的马铃薯老品种,还有的墨守陈规,对新品种认识不够,存在顾虑,观念落后,使得新旧品种得不到及时更替。有的种植户舍不得投资购买新品种,还有的是一些乡、村农业的主管人员及技术人员,没有搞好试验、示范和组织好马铃薯新品种的推广工作,造成个别地方马铃薯品种更换不及时,产量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影响着马铃薯增产潜力的发挥及马铃薯生产的发展。
3块茎畸形现象
在收获马铃薯时经常看到与正常薯块不同的奇形怪状的薯块,有的在薯块顶部或侧部长出一个小脑袋,有的像哑铃,有的在原薯块上长出两三个或多个像肿瘤状突起,这样的薯块叫畸形薯。这种情况是因为不均衡的营养或水分、极端的高温、以及霜冻等灾害因素,这些都可以造成块茎的二次生长。所以,要避免这类现象,在生产管理上,要特别注意保持生产条件的稳定,正常供应水肥,尽量不使用二次生长严重的薯块作种薯,就可以防止产生畸形薯。
4轮作倒茬做得不好
马铃薯是忌重茬的农作物,长期不倒茬连作的地块,不但产量越来越低,更重要的是病虫害发生越来越严重。在我国北方一季马铃薯集中产区,与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轮作较好,最好不与茄科作物如茄子、西红柿、辣椒等轮作倒茬,因为与茄科作物容易发生同类传染病交叉感染。如果因土地等原因实在不能倒茬的,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根据马铃薯需肥特点来进行配方施肥;二是特别注意其生育期间各种病菌或病毒的发生,加强防治。最好是选用脱毒种薯,其次是搞好田间病情监测,掌握病情发生动态,及时进行病情预报,在发病流行前将病害控制。
5播种种薯太小
在一些地区,当地种植户由于对马铃薯的生理特性没有很好的了解和受传统作业方法的影响,所以就出现了较多马铃薯播种种块小的情况。有的农民认为有一个芽眼切一块,大小块种薯长出的土豆来都一样;有的本来种薯块不大,却只把芽眼周围的薯肉带芽眼挖成很小的小种块,而余下的留作食用。其实这些作法都会造成马铃薯出苗不齐,幼苗生长细弱而减产。
6种植密度过大营养面积不足
以往种植马铃薯,由于肥料少、营养不足、地力不佳、芽块小等原因,使马铃薯的单株生产能力不高。为了提高产量,有的采取密植的方法,由于密度过大,地上植株非常拥挤,节间长,茎秆高而细弱,枝叶互相交错,遮挡住了光照,影响了叶片营养的制造,造成了营养不足,不能高产。无论栽种什么品种一定要根据品种的生理特性,采取合理的密度。
7播种深度不足
在日常马铃薯生产中,栽种过浅的现象较多。种得过浅,可造成结薯外露、青头,还可造成地下匍匐茎外露不能结薯。播种过浅,根系也扎得浅,使其吸肥、吸水能力降低,植株不壮影响产量。而适宜的播种深度应当是开沟达到12~13cm,机器过后垄沟中回落坐土2~3cm,把芽块播在距地面10cm的地方,再覆土较为理想。
8施肥不合理
氮肥在马铃薯生长中起很重要的作用。施后叶色浓绿,效果非常明显,深受农民喜爱,所以有些人对氮肥产生了偏爱。在管理过程中,一味地增加氮肥投入,结果导致植株地上部分徒长,上部叶片很大,倒伏严重;下部叶片因见不到阳光,发生腐烂;地下部分结薯晚,块茎嫩,淀粉含量低,产量受到很大影响。因此,施肥时各种肥料一定要搭配合理,切忌因氮肥过多造成茎叶徒长而减产。
9收获不适时
马铃薯地上的茎叶由绿变黄,叶片脱落,茎枯萎,地下块茎停止生长,并易于薯秧分离,这是收获的最佳时期。收获不适时有两种情况,一是无霜期较短、霜冻来的较早的地方没有采取药剂杀秧或割秧办法提前催熟,因及早收获而导致遭受霜冻损失;二是没有根据市场行情进行及时收获,而是等待生理成熟后才收获,虽然产量提高了,但是错过了最佳的销售时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因综合考虑成熟期和市场行情,来确定最佳的收获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