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害症状。小麦缺锌时,节间缩短,叶小簇生,叶缘呈皱缩状,脉间失绿发白,呈黄白绿三色相间的条纹带,涌现成片的白苗、黄化苗,严重时涌现了僵苗死苗,且抽穗退迟,穗小粒少。
发病起因。泥土中的锌含量下降。作物连年高产,泥土中锌含量下降,是导致小麦缺锌病高发的主要因素。
化学肥料氮、磷施用的过量。因为人们对作物产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对化肥使用量越来越大,特别是氮、磷使用量的增长,无形中提高泥土溶液浓度,增长了小麦吸水吸肥的难度;其次,锌肥与磷肥的吸收存在拮抗作用,在有效磷含量高的泥土中,经常会产生诱发性缺锌。合理的泥土磷、锌比是25:1,磷、锌比例越大,小麦吸收锌的机会越低;此外,泥土氮素含量高,也抑制了泥土锌的有效性。
泥土有机质的提高,泥土微生物活动的增长,络合了泥土中的有效锌,从而下降了泥土有效锌的含量,表现暂时性缺锌。该症状通常在小麦生长发育一段时间后消散。
泥土复种指数的提高,带走了泥土中大批的锌,造成了泥土有效锌偏低。
防治对策。使用配方肥。依据小麦需肥规律和泥土养分含量,科学选择使用配放肥,河南南部和河北北部地区可选择使用沃力牌小麦配方肥,避免小麦缺锌。
平衡施肥。一是不要单一长期施用某一种化肥;二是依据地力和目标产量合理施肥;三是依据小麦生长期间的特点判别合理的比例和方法分次施肥,杜绝一炮轰的施肥陋习。
用做基肥。用硫酸锌1—2kg/666。7m2,整地时混杂化肥或沙土施入泥土,通常3—5年施用一次,能有效填补泥土中有效锌的含量。
科学浸种。将选好的麦种放入0。05%硫酸锌溶液中,浸泡12—24小时,捞出后晾干播种。
叶面喷肥。可用0。3%—0。4%的硫酸锌溶液喷洒叶面,延续喷2—3次,间隔时间5—7天,最好和氨基酸及腐植酸叶面肥混杂喷施。
留意事项。锌肥做基肥时每亩施用量不要超过2千克,做叶面喷肥时浓度不要超过千分之四,否则会引起毒害,反而对作物生长不利。锌肥在泥土中移动性差,且容易被泥土固定。因此,一定要撒均匀,喷施也要均匀喷在叶片上,最好喷施在作物叶片的正反两面,否则效果欠佳。锌肥不要和碱性肥料、碱性农药混杂使用,否则会下降肥效。锌肥有后效,不需要连年做基肥施用,通常来年施用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