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配方施肥技术要点,小麦配方施肥技术

发布日期:2018-09-17 14:18

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的氮磷钾肥适宜用量和配比及相应的施肥技术。与农民经验施肥相比,其显著特点是施肥定量化,对克服盲目施肥有明显的作用,具有增产、节肥、增收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综合效果。

小麦营养特性:

一般中等肥力水平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要氮3kg左右、五氧化二磷1.0~1.5kg、氧化钾2.5~3.1kg。小麦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率不同。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个是从分蘖到越冬,这一时期的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13.5%,是群体发展较快时期;另一个是从拔节到孕穗,这一时期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37.3%,是吸氮量最多的时期。对磷、钾的吸收,一般随小麦生长的推移而逐渐增多,拔节后吸收率急剧增长,40%以上的磷、钾养分是在孕穗以后吸收的。

小麦施肥技术:

一、坚持有机肥为主。增施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保肥保水能力,提高肥料利用率,特别在干旱之年还可以发挥抗旱保墒的作用。生产实际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群众普遍忽视有机肥投入,以无机肥料为主,所以首先要引导农民朋友树立有机肥为主的施肥原则。在有机肥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小麦田有机质有以下途径:1、前茬小麦收获高留茬,进行秸秆还田。2、旱地休闲期种植绿肥、翻压提高有机质。3、购买施用富含腐植酸的商品有机肥。

二、合理施用化学肥料。一方面受国际化肥行情和国内化肥生产成本增加的影响,今年肥料价格一路走高,预计到2012仍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今年玉米、小麦等价格涨幅在10-15%,而生产成本的涨幅为20-30%,相比之下,农民种植收益下降。所以,要从经济、环保、节能的角度确定施肥量,不宜单纯追求高产。同时,施肥必须与选用良种、肥水管理、种植制度、气候变化等影响肥效的诸多因素结合。

1、旱地施肥:旱地施肥采用有机无机结合,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以磷促根,以肥调水,增加土壤水分利用率。在亩施1500土杂肥或商品有机肥40-50公斤的基础上,施用纯氮6-9公斤、折合尿素13-20公斤,五氧化二磷6-8公斤、折合12%过磷酸钙50-67公斤。我市土壤速效钾合理大多在80mg/kg以上,可以满足生产需要,不用施用钾肥。播前整地时将全部肥料一次施作基肥,俗称“一炮轰”。

2、水浇地施肥:常年亩产量在400-500公斤小麦的水浇地,应施足底肥,增加追肥以增加小麦千粒重而提高产量。一般亩施纯氮13-15公斤、折合尿素28-33公斤,五氧化二磷6-8公斤、折合12%过磷酸钙50-67公斤,氧化钾4-5公斤、折合氯化钾或硫酸钾6.5-8.3公斤、8-10公斤。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水浇地推广氮肥后移技术,即把全部氮肥的50%作物基肥播前施入,其余50%在小麦拔节期追施。对前茬作物生育期长、消耗养分多、土壤休闲时间短的情况下,应适当增加施肥量以满足增产的需要,亩施尿素总量应控制在38公斤以内。

三、根外巧追肥。根外喷肥是补充小麦后期营养不足的一种有效施肥方法。由于灌浆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抓好以根外追肥为主的“一喷三防”很有必要,即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抗旱剂)等混配,一次施药可达到防虫、防病、防干热风、抗倒伏、增大穗、增粒重的目的。具体方法是: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0克+2.5%高效氯氰菊酯克+磷酸二氢钾100克,每亩对水30公斤叶面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