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葡萄滴灌技术及优势介绍

发布日期:2019-05-11 03:42

高产稳产是种植户最希望看到的,无论是农林作物还是果蔬花卉经济作物,都离不开对水的需求,能否精准灌溉施肥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在温室大棚葡萄生产中,滴灌的技术的应用能够结合施肥,实现精准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及滴灌对减轻葡萄病害发生方面的作用。

一、温室大棚滴灌各生育期灌水技术

葡萄生产中需要较多的水分,要想实现葡萄的优质、高产、高效益,就必须加强水的管理,做到适时适量灌水,满足其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

1、催芽水,葡萄经历一个越冬休眠期,为了促进萌芽和花芽的进一步分化,应灌一次催芽水。施肥前,先灌1-2次催芽水,对春季干旱,土壤水分不足的可促使植株萌芽整齐,新梢生长迅速茁壮。

2、催穗水,葡萄出现花序到开花期,除结合追肥灌水外,要每隔7-8天灌一次催穗水,水量必须充足,这对促使新梢生长和花穗增大有明显作用。

3、催粒水,葡萄落花后至生理落果止,每隔5-6天灌一次水,并结合灌水进行适量追肥,这样可促使幼果迅速整齐地生长发育,减少落果。此灌水对葡萄高产、优质、高效益至关重要,切不可马虎从事。

4、着色水,在生理落果后,浆果肥大增长期至着色期的灌水,一般要在6月下旬开始,天旱时要每隔5-6天灌一次水。8月上旬、中旬,果实开始着色并迅速膨大增长,此时要结合灌水进行后期追肥,使浆果迅速膨大。如果此时灌水不足,果实生长发育迟缓,到成熟期遇大雨或灌水过多,“大干大湿”易发生裂果现象。

5、熟前水,在果穗成熟前的浆果期结合施肥,灌一次浆果熟前水,这样可补充葡萄生长后期的水分不足,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果穗成熟,可有效的防止“软果”的发生。

6、养蔓水,葡萄采收后至冬寒也要灌2-3次水,以提高土壤水分,促进根系生长发育,滋润枝蔓,防止抽干,起到促根保根,滋养枝蔓的作用。同时,还要防止冬春干旱,蓄温防寒,保证葡萄根系和枝蔓安全越冬。

7、不灌水或少灌水,开花期不能灌水,以防落花落果。浆果成熟期即着色前后要控制水分,以增加葡萄果实含糖量,提高品质。春季应尽量避免灌水,即使需要,灌水量也应掌握在润湿40厘米以内土层即可。

二、温室大棚葡萄滴灌的优势

1、节水效果明显。通过实验,常规沟灌每次需灌溉水12.5m3/亩,滴灌灌溉只需水0.75m3/亩,但次数增加2-3次,滴灌可节水78.5%以上。同时,改善了土壤理化特性,采用节水灌溉系统田块土壤基本不板结,有利于土壤呼吸。

2、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根据对比试验,使用节水灌溉系统后,葡萄平均粒重有所提高、表现果粒大小均匀,穗形整齐,色泽鲜艳,优质产品率和市场售价随之提高,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3、灌溉系统易操作,节水灌溉系统属半自动化,灌溉施肥只要打开泵和阀门即可,供水快慢通过阀门调节,肥料浓度通过进肥阀门调节,浓度控制在0.2%~0.3%之间,做到薄肥勤施,以水调肥,施肥均匀且节省劳力。

4、适用范围广,可根据农户生产规模的大小采用固定式大棚群滴灌或单棚移动式滴灌,基本适应现阶段生产对节水灌溉的需要。

5、抑制病害发生,节水灌溉系统根据作物需水量精确灌水,使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处于较低状态,控制了病菌的传播,与露地栽培相比,黑痘病、白腐病、霜霉病等病害的发病率从14.35%下降到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