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培育壮苗:保护地栽培以春夏白菜为主,从韩国引进冬性强的春夏王大白菜新品种,春夏大棚种植,已获成功。其次还有抗病强、耐高温的早、中熟品种,有热抗45、夏阳、早熟5、6号、青夏1、3号、83-1、小杀56等。育苗方法同春茬露地。定植时苗龄为25~30天,每公顷种植5.25万~6.0万株。
②重施基肥:无公害大白菜的基肥,在定植前结合耕地整畦时施入,以优质腐熟有机肥为主。并特别要掌握基肥施用要点。
a.有机肥必须腐熟:最好在施用前1个月,充分堆沤发酵。因为未腐熟的有机肥施入土壤后,若遇棚室内高温,快速腐解发热而烧根,并易引起大白菜“三大病害”,即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
b.有机肥要充分破碎,施匀深施:在施肥量一定的条件下,充分破碎施匀,使植株群体生长,即苗齐、全、壮,为提高产量和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c.有机肥要保证质量:大白菜虽属浅根系蔬菜,但肥料要深施,土肥交融,促使根系发达,引根向深层延伸。一是要养分含量高的有机肥料;二是要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料;三是无污染物(重金属、有机氯、磷等)的有机肥。施用优质无公害有机肥,既增产,又能减少污染环境,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的基本保证。一般每公顷施优质腐熟堆厩肥60000~90000千克,并配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0~450千克。三要素施肥比率大约3:2:3。还应根据土壤供肥适当调整,切不可偏施氮肥,否则会引起徒长,抗病性下降,造成减产。
③巧施追肥:从目前生产上看,保护地大白菜追肥量偏高,而且偏施氮肥,易导致软腐病爆发而造成绝产。追肥量的确定要根据土壤肥力和栽种大白菜品种及不同生育期,灵活掌握。早熟品种可减少施肥次数,并尽量早施;土壤瘠薄的棚室或晚熟品种,可增加追肥量和追肥次数,即少量多次。追肥的原则是要轻、勤,最好是人粪尿和复合肥、饼肥等间隔交替进行为好。在封垄前开沟撒施,覆土后浇水,封垄后可顺水冲肥,以水调肥。在白菜生长全过程中,有两个对产量起决定作用的时期,即莲座期和结球期。莲座期是功能叶迅速形成、叶面积急剧扩大的时期。“卷心”长相的出现是莲座期的结束,结球开始的形态特征。这一时期需要大量的氮肥,以保证莲座叶的充分形成。只有形成了发达的莲座叶,才可能结出硕大的叶球。因此,这一时期施足氮肥是高产的关键。结球期是叶球形成的时期,也是最后决定产量高低的时期。结球期追肥重点应放在前期——结球始期,这时期应重施肥,浇足水,并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不要单施氮肥。此时根系已布满土壤表层,要适当控制肥料浓度,不要太浓,不要大水灌溉,以免诱发软腐病和霜霉病。在莲座期前追肥以腐熟的人粪尿为主,每次10000千克/公顷左右,并配施少量尿素,每次300千克/公顷。结球期以腐熟饼肥稀液为主,每次10000~15000千克/公顷,并配施适量磷钾复合肥,每次300~450千克/公顷。若有肥效高而稳定的生物肥与有机肥间隔交替施用更佳。尽量少施或不施化学合成肥料,尤其是硝态氮肥更应慎重,以防产品中积累过多硝态氮。在大白菜生产中,根外追肥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植株长势偏弱或秋季阴天连绵时,结合喷药进行根外追肥,确实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一项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一般以尿素、腐熟人粪尿为主,也可喷施生物叶面肥。浓度一般在1.0%左右,可迅速补充营养,提高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