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如何防治?

发布日期:2019-04-30 12:02

一、小麦梭条斑花叶病症状及危害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又叫小麦黄花叶病,是一种土传病毒性病害,发病植株有效穗减少,穗形变小,粒重减轻,减产10%~20%,严重时可达70%以上。

受害病苗新生的叶片出现褪绿或扭曲现象。病苗过冬后,先从心叶叶尖或下一片叶中部开始褪绿,扭曲,在嫩叶上出现淡绿色至橙黄色梭形斑,不久后变成黄色或淡绿色不连续的短条状病斑,并逐渐扩大成黄绿相间的斑驳,或不规则条纹。病株株型松散矮小,穗短小,有的穗轴弯曲,形成畸形穗,子粒不饱满。

二、小麦梭条斑花叶病传播途径

1、土壤真菌禾谷多粘菌是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的传播媒介。田间主要靠病土、病残体和流水传播,还可以通过汁液摩擦接种传播。不能经种子和昆虫传播。

2、冬麦播种后,禾谷多粘菌产生游动孢子,侵染麦苗根部,在根细胞内发育成原质团,病毒随之侵入根部,不断增殖并向上扩展。小麦越冬期,病毒呈休眠状态,不表现症状。小麦收获后,病毒随禾谷多粘菌休眠孢子越夏,病毒能随其休眠孢子在土中存活10年以上。

三、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发病原因

1、当春季气温5~15℃持续时间越长,发病越重。

2、小麦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土温15℃左右,土壤湿度较大,有利于发病。高于20℃或干旱,很少发病。播种早,发病重,播种迟发病轻。土壤缺肥,重茬种植,发病较重。

四、小麦梭条斑花叶病预防措施

1、在重病区扩大种植抗、耐病较强的品种,对该病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2、据试验,轮作一年作物发病可减轻10%~20%,重发田连续轮作3~5年,可减轻发病60%以上,可与油菜、大麦、西瓜、甘蓝、薄荷等作物轮作。

3、根据试验观察,迟播10~15天可减轻发闰同20%~50%。

4、增施氮肥可增强小麦苗期抗病性和促进春季壮苗早发,能延缓和减轻黄化及矮化程度,减轻分蘖萎缩,对减轻危害和缓解病情有一定作用。

5、禁止病残体、病土通过各种途径传入无病区,对控制病害蔓延有一定作用。发病田春季每亩追施尿素5~8千克,结合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硫酸锌、硼砂等肥料,可补充营养,减轻危害。

五、小麦梭条斑花叶病防治农药

在发病区每10千克小麦种子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10~15克拌种,可抑制禾谷多粘菌的活动,防治效果可达50%~70%。

春季初发期每亩用20%病毒A150~200克+硫酸锌100克+漯效王液肥40克,对水30千克喷雾,间隔7~10天,喷1~2次,可有效减轻春季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