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发布日期:2019-03-11 12:19

花生病毒病(花生条纹病毒病、花生黄花叶病毒病和花生矮化病毒病)是危害花生造成减产和劣质的常发性病害。发生普遍,危害严重。花生病毒病发生发展与危害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最密切的有以下因素:

1、种子。三种病毒都能种传,其中条纹病毒病和花叶病毒病的种传率分别为0.5%—5.0%和0.1%—4.2%,是田间发病的初侵染源。矮化病毒病的种传率较低,仅为0.05%。

2.蚜虫。多种蚜虫是三种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条纹病毒病和花叶病毒病靠蚜虫在田间传播,造成再侵染。矮化病毒靠蚜虫从田外刺槐上带入花生田,造成初次侵染和田间迁飞再侵染。所以蚜虫发生早而重的年份和地块病毒病危害必然重,减产幅度大,反之则轻或不造成减产。

3.气象因素。气象因素通过影响蚜虫的发生与发展,从而影响花生病毒病的发生与危害。花生幼苗期降雨少、温度高的年份,蚜虫发生量大,病毒病发生危害重,反之则轻。4.寄主作物。花生田周围刺槐树多,豆科和十字花科杂草多,或种植豆科和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蚜虫易发生,花生病毒病危害重,反之则轻。

目前没有治疗花生病毒病的特效药只能以预防为主,减轻危害。

1.选用抗病毒品种的大粒种子。花生品种间抗性有一定差异,普通型大果比珍珠豆型小果抗性好,叶色深的品种比叶色浅的品种抗性好,同品种大粒种子比小粒种子带毒率低。目前抗性较好的珍珠豆型小花生品种有誉宇11号。同品种选用大粒种子。

2.地膜覆盖。地膜覆盖花生能够显著增强花生长势和抗病能力,同时能有效驱避蚜虫,减轻病害发生。

3.预防蚜虫。播种时使用长效内吸性杀虫药,使长出的花生整株有毒,初次迁飞花生苗上的蚜虫吸食汁液后即中毒死亡,失去繁殖和再次迁飞传毒机会。较好的药剂有“高巧”种衣剂拌种,播种时撒施达到标准要求的“812”药肥粉。

4.叶面喷肥。合理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出苗后、开花前后间隔8—12天连喷两次营养成分较全面的叶面肥和植物诱抗剂。效果较好的有“阿卡迪安(海藻精)”和“引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