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马铃薯播种技术要点

发布日期:2019-02-05 07:59

地膜马铃薯的播种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

早春马铃薯应选择早熟、优质、高产、抗病的鲜食品种,生育期以60-70天为宜,适宜品种有荷兰7等。该品种鲜食,市场销售情况好,适应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种植,早熟、抗病、优质高产,平均每亩3500公斤。选择脱毒种薯,脱毒种薯比农民一般自留种增产30%以上,选用脱毒种薯是丰收的关键。

2、地块准备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水源便利,未使用过小麦除草剂苯磺隆、缩节安、多效唑和2,4—D丁脂的疏松的沙质壤土或壤土地块为佳。这些化学药剂易造成马铃薯生长迟缓、叶片皱缩甚至死亡。前茬要求没有种植过茄子、辣椒、番茄等茄科作物和油菜或甘薯、胡萝卜等根菜类作物,最好是小麦、玉米、水稻、豆类、葱蒜类,以便减少病虫害和土壤养分不协调。为减少土壤墒情损失,最好做到一次性把地整好,即将有机肥等基肥撒施后旋耕耙平。对降水量少土壤仍然干旱的地区,需要先灌水造墒,然后整地。整地,要求深翻30厘米,耙细整平。

3、播种

(1)播期确定

地膜马铃薯必须在早春土壤化冻后播种,当地土壤以10厘米地温7-8℃时即可播种,采用地膜覆盖可提前10-15天进行播种。冀东地区一般在3月中旬——惊蛰前后即可播种,然后用地膜覆盖畦面,用细土压实地膜四周,每间隔2—3米压一土块,防止风吹坏地膜,影响保温效果。播种晚于3月15日时,将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效益。

(2)播种密度

种植荷兰7一般每亩4000-4600株,亩用种量220-250斤。宜采用单垄双行种植方式,即大行距90-100厘米,小行距35厘米,株距30-33厘米。

(3)施肥量确定

施肥时期包括基肥、种肥和追肥。基肥包括土杂肥、颗粒有机肥和化肥,于整地时撒施地表,然后整地;种肥以化肥为主,也可添加一部分颗粒有机肥或腐熟好了的豆饼等。种肥于播种时撒施于沟内;追肥以化肥为主,肥料的施用量与土壤类型及肥力关系较大。另外,春早熟品种,生长期短,需肥集中,生产中应重施基肥,尤其马铃薯特别喜欢有机肥和钾肥,如亩产2500公斤马铃薯需要施肥量为:牛粪、鸡粪各占50%的有机肥4方,用猪粪时要充分腐熟。一般于冬前撒施地面,再将地深耕30厘米并浇好冻水造好墒。另外,播前每亩施N、P、K含量16-10-24的三元复合肥50-100公斤,硫酸钾5-10公斤。

(4)催芽

种薯催芽是确保出苗快、出苗整齐提高产量的有效技术措施。过休眠期的种薯采用人工方法催芽,播前15-30天,在室内保持20℃左右的温度和经常湿润的状态下,将种薯平摊于有散射光的室内催芽,厚度不超过3-4层,并经常上下翻动,使幼芽均匀受光。种薯经10天左右即可萌芽,简单方便的催芽方法,是将切好的薯块放在筐里,用麻袋或草苫等覆盖,置于温暖之处即可。催芽大小以长至3-5毫米时为宜,播种前2~3天让幼芽见光变绿,即可播种。

(5)切种

要精选种薯。精选种薯的标准是:具有本品种特征,薯块整齐。无病虫害、无冻伤、薯皮光滑、色泽鲜艳的幼嫩薯作种。淘汰纺锤形、芽眼突出、薯形龟裂等畸形薯块做种,这些薯块多数是退化薯,做种薯会感病和减产。切刀传播是马铃薯病害传播的重要一环,切薯块前或切到病薯时一定要消毒后再切。消毒方法有:75%酒精、3%石碳酸、3%-5%高锰酸钾、来苏水等浸泡5-10分钟。一人最好用两把切刀,一把切到病薯时把刀放在消毒液中消毒,取出另一把消好毒的切刀继续切薯。

种薯切块于催芽前或播种前2-3天进行,不可长时间堆放切好的种块,以防止高温引起烂种。薯块要切成立块,多带薯肉,每块必须保证至少一个芽,尤其利用顶芽优势,切成重量为20-30克的薯块,40-50克的薯块纵切两半,30克以下整薯播种。种薯切块后用70%甲基托布津与小灰或滑石粉按3:97比例拌种,促进切口愈合并消毒,药剂用量是种薯量的1%。也可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0.3%的用量进行种薯包衣。种薯拌种、包衣的目的是消灭种薯表面所携带的病原菌,以及减少土传病虫害的发生,还可通过在包衣剂中添加营养物质来改善种薯的营养状况,不仅促进出苗和生长,还可以提高产量。

(6)播种深度

播种要求深度适中,沟深10-12厘米,过深会使得土壤升温慢,加上土层厚而导致出苗期延长,影响植株生长。沟内撒上底肥混土后播种,种薯覆土7-8厘米,密度均匀,不碰伤薯块及薯芽。

(7)芽前除草

播后出苗前用50%乙草胺150克,或金都尔等在马铃薯出苗前喷施。喷药后要趁垄面潮湿马上覆盖地膜,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除草剂的功效。覆盖地膜时要求做到地膜紧贴地面,膜下不能有土坷垃支撑。出苗后,用精克草能、拿捕净等灭除禾本科杂草,注意掌握杂草必须灭除在三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