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小黄瓜大棚高产栽培几项关键技术

发布日期:2019-01-20 22:35

碧玉小黄瓜由于瓜色碧绿,口味清香脆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为此,我国于2001年从省农科院园艺所引进示范种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碧玉小黄瓜在大棚里高产栽培的几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一、培育壮苗

1、建好保温设施。建好保温设施是春提前低温育苗的关键。沿淮地区如元月下旬育苗,需要三大设施:一是大约6米跨度、2.5米高度的塑料大棚;二是在大棚里搭建高1.2米、宽1.5米左右的中棚;三是在苗床表面架设电热设施。

2、配好营养土,做好苗床。营养土可用肥沃的田园表土按9:1的比例加腐熟的农家肥进行配制,配制时还需用50%多菌灵8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苗床畦宽做成1.3米、畦高0.3米的标准。苗床做好后用直径为8厘米的塑料钵装九成满的事先准备好的营养土,整齐地摆在苗床上待播。

3、催芽播种。碧玉小黄瓜在沿淮地区春季大棚栽培。一般元月下旬开始播种。播种时首先用温水浸种催芽,将瓜种放入50℃温水中,并不停搅拌,自然冷却,再放入30℃恒温箱内浸种2小时,然后取出用纱布包好放入发芽皿内,再置在30℃恒温箱内催芽约48小时,待种子发芽(露白)即可播种。播种时要带水点播,播后覆细土1厘米厚。

4、苗床管理。播后至出苗这一段时间里,可将电热线温度控制在20℃以上,夜晚在小弓棚上盖草帘或稻草保温,瓜苗出齐后,当气温在0℃以下时,可将地热线置于15℃加温,高于0℃可不开地热线增温。晴天白天小弓棚上草帘要揭去,阴天用电灯增加光照,防止瓜苗徒长。待瓜苗露出真叶后,晴天小弓棚内温度如超过35℃时,要揭开棚上的薄膜,防止徒长。小弓棚膜要早揭晚盖,每隔1周浇1次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液,以防脱水和病害。

二、大棚田间管理

1、适时定植。当苗龄30天左右,时至2月下旬即可定植。定植前要亩基施优质有机肥2500千克,复合肥50-100千克。要求畦面宽做成120厘米,畦沟宽30厘米,畦高20厘米,每畦栽2行,行距80厘米,株距40厘米,每亩栽2000-2200株。6米跨度钢架大棚可整成4畦。带水移栽,栽后铺好地灌线,再覆地膜,地膜上划口将瓜苗掏出,地膜要铺平压紧。

2、温湿度管理。定植后第1周,应密闭大棚,保温保湿,促早返苗。如遇-7℃的极端低温时,要在大棚里及时架设中棚,并覆盖稻草或草帘等,确保不受冻。但棚内最高气温不宜高于35℃。如过高,则需适当揭开裙膜降温,以利缓苗,防止徒长。白天棚温应控制在24-28℃,夜间应尽量保持15℃左右,最冷时棚内温度最好不要低于10℃。随着气温的升高和植株的长大,要注意通风。白天棚内气温高于35℃时即需放风,到夜间气温升到15℃以上时,要加大放风量,夜间不再放下裙膜,棚内夜间相对湿度控制在90%以上,如棚内相对湿度过高,早晨叶片上会出现吐水现象,易感染霜霉病,棚内夜间湿度应保持85%左右为好。

3、肥水管理。缓苗后,浇1次促苗水,同时结合浇水追1次苗肥。可亩打穴点施复合肥15千克。此后,暂停浇水,促进发根。到根瓜变粗见长时,再恢复浇水,此时水量不宜过大,应选择晴天上午浇水。随着植株长大和进入盛果期,浇水量要逐渐加大。同时,结合浇水要进行追肥,每亩次施尿素8千克或复合肥15-20千克。

4、搭架。幼苗长至6-7片叶时,就需吊绳或搭架。黄瓜架宜采用"人"字架,将同一畦上的2行合并为"人"字。采用吊绳的,可将绳子吊在大棚骨架上,绳子以麻绳为好,塑料绳易老化折断,每株吊1根绳。

5、整枝绑蔓。搭架的每周绑蔓1次,吊绳的需3天盘绕1次茎蔓。在绑蔓中,顺手摘除卷须。从基部第6叶开始留瓜,6叶以下幼瓜及侧蔓应全部摘除。中上部如有侧蔓长出也需摘除。主蔓长至架顶时及时摘心,促生回头瓜。但顶部可保留1-2个侧枝,任其生长,整枝同时要摘除畸形瓜。

6、病虫害防治。春季易发生霜霉病,缓苗后即需喷药预防,可用50%疫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100克加水50千克,每10天喷施1次。防治蚜虫,可用扑虱蚜、蚜虱净、大功臣等。

三、采收。根瓜的采收可适当嫩些,只要基本达到上市标准即可采收。根瓜适当早收,可促使其余的瓜加快生长。随着植株生长,中部的瓜有较多营养供给,生长速度加快,因而在大小和重量上都超过根瓜。此时采收间隔应相对缩短,2-3天就可采收1次。采收应在清晨进行,以利保鲜。

碧玉小黄瓜春提前大棚栽培,亩产可达5000-6000千克以上,亩效益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