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果树黄化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发布日期:2018-12-08 11:03

一、发病原因

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发生原因复杂

1、缺素

果树黄化病大多是缺铁性黄化。铁元素参与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植物缺铁时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缺铁性黄化最早表现在嫩叶上,逐渐向老叶发展。发病早期,叶脉绿色,叶片组织黄化,严重时叶片发白,叶缘焦枯或者坏死。

长期大量使用硝态氮肥,土壤和叶片中锰、锌、镁元素含量偏低,营养比例失调,也可引起果树黄化病的发生。

2、土壤碱性

酸性土壤中,铁的溶解性较好,一般不致缺铁。在碱性或盐碱重的土壤中,pH值每增加1,土壤中铁的活性减小1000倍,可溶性的Fe2+被转化为不溶性的Fe3+盐,不能被植物吸收,易发生缺铁性黄化病。

3、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土壤有机质是植物矿质营养和有机营养的源泉,直接影响着土壤的耐肥性、缓冲性、通气状况和土壤温度。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不利于树体对养分的吸收,造成失绿黄化。

4、砧穗不亲和

砧木与接穗之间嫁接亲和力差,影响树体对水分和营养的吸收和运输,造成树体营养不足,影响果树生长,从而产生黄化现象。

5、果树冻害或淹水

浅根性果树在冬季和开春易发生冻害,造成根系吸收营养、枝条运输营养能力受阻,从而引发黄化病。

6、植原体感染

植原体在植物和昆虫中广泛分布,可以引起98科300多种植物病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植原体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症状是黄化、丛枝、花变叶等,黄化是最常见的症状。

7、根部病害

果树根部病害如根腐病、根瘤病、根结线虫病等的发生,干扰和破坏了根系吸收和合成利用土壤中各种矿质营养元素的功能,从而因根部病理病害引发生理性缺素症,造成树上叶片黄化。

二、防治技术

改良土壤是关键,优化苗木是根本。

1、改良土壤

研究表明,单纯喷施硫酸亚铁效果不明显,而喷施复合铁肥矫治效果良好,叶片喷布后,复绿快,但仍会再度出现黄化。而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虽然治疗周期长,但可以长久有效减缓和抑制黄化病的发生。

具体措施

(1)建园时,选择排水性好、土壤疏松、无盐碱的地块。

(2)增施有机肥或使用土壤调理剂等改良土壤,增加对树体养分的供应,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透气性,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

(3)提倡果园生草。生草可提高土壤总孔隙度、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降低土壤pH值、土壤容重等,从而提高果园土壤肥力,改善果树生长微环境,促进树体对各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达到治疗黄化病的目的。

(4)适时修剪、浇水,防止果树大小年现象发生。及时中耕松土,切断土壤毛细管,避免盐碱上返。

2、优化苗木

黄化病毒潜伏期长,发病时严重危害果树生长和果实品质,苗木是果品生产的根本,从源头做到无毒脱毒苗,可有效控制黄化病的发生。

具体措施

(1)加强植物检疫,尽量避免从发病区引种,并加强植物检疫,减少发病概率。

(2)及时清园,清除枯枝、落叶等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残存数量,切断或铲除病原物的传播。通过灌根防治、土壤消毒、杀灭传毒昆虫等控制病害的发生。

(3)选择抗病性强的砧木和品种。从外地引进的果树品种,可在本地砧木上进行嫁接,筛选抗黄化病的品种和砧木。

(4)培养无病毒苗木,可避免苗木传播黄化病,在一定程度上可减缓病害的发生,保护果树不受危害,提高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