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麦田要在拔节期进行春季第一次水肥管理。浇水时间一般在4月5号—4月20号。拔节期肥水管理能加快麦田大小蘖两极分化,促进小花分化,使旗叶宽大健壮,提高抗早衰能力,有利于培育合理的群体、健壮的个体,对形成合理的亩穗数和穗粒数意义重大。同时第一次肥水管理在拔节期进行也是减少春季浇水次数,推广小麦节水高产技术的关键。
浇第一水时,肥料也很重要。一般麦田春季追肥用量,尿素在15~25公斤,碳胺可用到50~75公斤,分次追肥的应以起身拔节期追肥为主。具体用量要做到“四结合”:
一是结合底肥施用情况。如果底肥的用量比例合理,总量充足,那可以适当多施春季追肥争取高产。如果小麦的底肥施用量不足或搭配不合理,就没有必要追太多的氮肥,以免造成浪费和引起贪青晚熟。
二是结合苗情。冬前旺苗,由于冬前消耗养分较多,可在春季多追一些氮肥。
三是结合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沙薄漏地保水保肥能力差,需浇水次数多,分次追肥,可适当增加总追肥量。
四是结合管理的需要。如果返青期需要施肥,那么小麦春季至少需要追两次肥,适当加大春季追肥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