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对香蕉生长起什么作用?

发布日期:2018-12-05 07:49

一、氮对香蕉生长起的作用

氮是蛋白质、叶绿素、核酸、酶、生物激素等重要生命物质的组成部分,所以它是香蕉结构组分元素。

香蕉根系可以吸收铵态氮和硝态氮,但以吸收硝态氮为主。在温度过高过低、土壤湿度过大过小、通气不良、使用硝化抑制剂阻断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的情况下,香蕉被迫吸收利用铵态氮。

硝态氮进入香蕉植物体后形成氨基酸,氨基酸构成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原生质的重要成分。氮还参与合成叶绿素。

香蕉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利用氮。20世纪以前,土壤中的氮都为在自然氮循环过程中来自大气。大气中含氮78%,主要通过固氮菌固氮和大气放电固氮进入土壤,被香蕉吸收利用。动物粪便和植物秸秆是大气一土壤一植物一动物氮循环的环节。现在通过人工合成氨固氮,制造出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等一系列含氮化肥,通过土壤施用和叶面喷施加入这一循环中。

动物粪便和植物稻秆等有机物质进入土壤后,在一系列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分解转化过程,如果碳氮比小于25,会释放出铵态氮,铵态氮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变为硝态氮。土壤温度、湿度、通气状况、PH、微生物种群数量等条件决定其转化速率和数量。碳氮比大于30的有机物质进入土壤后要吸收一部分土壤中原有的矿质氮用于微生物分解活动,待碳氮比小于25后再释放氮。有机肥中鸡粪含氮量最高,猪粪其次,食草动物较低,植物秸秆含氮量也较低。

化肥中的铵态氮也要经过硝化作用转化为硝态氮,与有机肥相同。

铵与钾相近,容易被土壤吸附。硝酸根则比较容易随水流失,进入地下水或河流湖泊中,造成环境污染。在通气不良、湿度过大的土壤中,硝酸根会发生反硝化作用生成氮氧化物释放到空气中损失掉。

含氮化肥分为两大类: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

香蕉细胞中有很多功能性而不是结构性蛋白质,也就是说,它们是酶。正是这些酶控制了香蕉体内发生的代谢过程,其中一些参与硝酸盐还原及蛋白质合成。当然,这些功能蛋白质并非稳定不变,而是时而降解,时而重新合成。

核蛋白参与控制发育及遗传过程。脱氧核糖核酸(DNA)为其成分之一,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中。

氮除其合成蛋白质的作用外,也是构成光合作用中光能主要吸收体—叶绿素的必需组分。

作物繁茂的营养生长和深绿的颜色意味着供氮充足。氮的不平衡或对磷、钾和硫等其他养分相对过量会延长生育期,推迟成熟。

供氮与碳水化合物的利用有关。供氮不足时碳水化合物就沉积在营养细胞中,使细胞增大,一旦供氮充足、条件利于生长时就利用这些已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合成蛋白质,因而营养器官储存的碳水化合物减少,形成更多的原生质。因原生质高度水合,故植株更多汁液。对于香蕉,过分多汁也有不良后果。过量氮肥使香蕉较易染病或遭受虫害。

二、香蕉缺氮症状

香蕉种植在肥沃的土壤中并且有良好的管理时,养分一般不会有缺乏的现象。但有时在田间仍可观察到缺氮的症状。由于香蕉需要大量的氮,当根系受到根线虫的危害或者水分供应不足或过多的情况下,常可以看到明显的缺氮现象。

香蕉氮素缺乏症状描述如下:

1、黄叶:香蕉缺氮最为明显的症状是由于叶绿素含量减少而导致的叶片发黄。缺素症状的显现过程通常是老叶最先发黄,继而向上发展,严重时更会影响到新叶。缺氮严重时的叶柄会出现粉红色的褪绿现象。

2、植株生长发育受阻:缺氮显著延缓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叶片生长速度和叶间相对距离减短。簇生叶的出现是由于上、下叶片在抽出与发育时相连所致。植株高度和叶片长度也显著减小。

三、香蕉对氮的需要

氮是香蕉养分管理中最为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高产种植园香蕉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的氮,每生产1000千克香蕉通常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4~7千克,其中果实带走的氮为1.6~2千克。

土壤耕作层中的有机残余物的矿化作用是提供香蕉氮的重要来源。但是,土壤有效氮的释放量远远不能满足香蕉作物生长的需要。因此,大多数香蕉生产中需要的氮要由施用的化学氮肥来补充。

氮肥施用量决定于土壤和气候的条件,世界各地的香蕉施氮量(纯氮)一般在100.5~600千克/公顷之间。在我国华南香蕉产区,香蕉的施氮量一般为300~750千克/公顷。经过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每年每公顷施用300~319.5千克纯氮(分8次施用),可获得高产和最大利润。氮的分次施用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特别是在降雨量大的地区,硝态氮因淋溶损失的机会相对较大。因此,生产上通常将全年的需氮量分26次施用。除了降水量之外,质地粗的土壤也会增大氮的淋溶,需要勤施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