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烂铃原因与防治

发布日期:2018-11-12 05:30

棉花进入结铃吐絮期常发生烂铃烂桃现象,尤其是多雨年份,高产棉田、高密度棉田由于群体荫蔽、光照差、湿度大、病虫危害等,常引起下部棉铃霉烂。造成棉花减产,降低品质。引起烂铃烂桃的主要原因有:

1.施肥过量

施肥过量引起棉株生长过旺,荫蔽严重,抗病力下降而造成烂铃烂桃。

2.湿度过大

雨水和田间的高湿度为各种病菌的滋生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雨水在铃壳表面形成一层水膜,病菌借着水膜分子,通过气孔侵入铃壳,使铃壳和内部纤维细胞破坏而形成烂铃。病菌孢子得到适宜的水分,在棉铃上萌发生长菌丝,侵入棉铃组织造成发病。烂铃和棉铃开裂程度有很大关系。在多雨的情况下,刚裂的棉铃比没裂的或已裂开的烂铃重,所以阴雨连绵是造成烂铃的重要因素。

3.虫害

棉铃虫、玉米螟蛀入棉铃,不但形成蛀孔,而且虫孔内积有大量虫子粪便,给病菌侵染创造了条件,加重烂铃。

4.病菌侵染

烂铃主要是通过病原菌侵染引起的,为害棉铃的病菌有疫病、红腐病、黑果病、炭疽病等,为害严重的是疫病和红腐病。

防治烂铃烂桃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加强肥水管理

棉田应控氮增磷补钾,既能防止棉株生长过旺,又能提高棉株抗病力、防早衰。追施氮肥最好添加黄腐酸盐的复合肥,并配合叶面施肥,如用2%的过磷酸钙浸出液或0.2%的磷酸二氢钾或其它叶面肥喷施。棉花花铃期正值雨季,一般不需灌溉,但多雨时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防渍涝,保证棉田不产生过高湿度。

2.加强整枝调节结铃

地膜棉或早发棉花的伏前桃过多,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调节棉花结铃期和结铃部位,可减少烂铃。早发棉花提倡摘除下部1~4果枝上的早蕾或及早去掉第一、二果枝。整枝能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增加秋桃,增铃重,促早熟,并且还是减少烂铃的有效办法。去掉无效花蕾,以减少养分消耗,同时提高铃重。

3.适度化控

肥水条件较好的棉田,棉株容易旺长,应于棉花生长的前、中期,合理喷施缩节安,调节棉花生长,防止棉株徒长,减轻铃病为害。

4.加强病虫害防治

棉花烂铃中60%以上是由病虫害引起的,药剂防治是综合防治棉花烂铃的重要措施,要进行针对性杀菌剂喷雾。在花铃期,亩用2.5%多菌灵6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可有效防治铃部病害,直接杀死病菌,减少霉烂脱落。

5.抢摘病铃和老熟铃

在烂铃发生初期,及时抢摘棉株下部的老熟铃及病铃。剥开晾晒,既能减轻产量损失,又能减少病菌再侵染。同时清除枯枝、烂叶、烂铃等,带出田外,除去病原,减少病虫传播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