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棉铃虫的防治

发布日期:2018-09-30 21:03

俗称钻桃虫、青虫等,属鳞翅目夜蛾科。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各棉区也

普遍发生,尤以黄河流域棉区发生最大,为害重。除为害棉花外,还为害小麦、玉

米、高粱、豌豆、番茄。苕子、苜蓿、芝麻、麻类、辣椒、向日葵、西瓜、南瓜、

果树等200余种植物。为棉花的重要害虫,常造成幼蕾脱落、烂铃等,严重影响棉

花的质量和产量。

形态识别:成虫体长15~20毫米,翅展31~40毫米,雌蛾多赤褐色或灰褐色;

雄蛾多绿褐色或青灰色。复眼球形、绿色。前翅内横线不明显,中横线呈波纹状,

外横线很斜,与亚缘线皆呈波浪状,两线间灰色,外缘有7个黑点,肾形纹、环形

纹暗褐色。后翅灰白沿外缘有黑褐色宽带,在宽带中央有2个相连的白斑,斑与缘

毛间有褐色隔开。卵高0.55毫米,宽0.48毫米,近半球形,顶部稍隆起,底部较平

初产时乳白色,后变黄白色,将孵化时有紫色斑。幼虫一般有6龄,有时也有5龄

成长幼虫体长40~50毫米,头黄褐色,有褐色网纹,体色有绿色、淡绿色、黄白

色、淡红色等,背线一般有2条或4条,气门上线可分为不连续的3~4条,其上有连

续白纹;体表满布褐色和灰色小刺,长而尖;腹面有黑色或黑褐色小刺,前胸侧气

门前下方的1对毛的连线穿过气门或气门下缘相遇。蛹长14--23.4毫米,宽5--6毫

米,纺锤形,初为绿色,渐变为黄褐色,近羽化呈黑褐色,有光泽。腹部末端有1对

臀刺,刺基部分开,腹部第5~7节有7~8排稀而大的马蹄形刻点,滞育蛹化蛹后3-

4天,眼面可见斜行黑点4个。

发生规律:棉铃虫以蛹在土内越冬。一年发生代数由北向南逐渐增加。辽河流

域和新疆大部棉区年发生3代,为害以第二代为主;黄河及部分长江流域棉区年发

生4代,为害以第二、三代为主,有的年份有不完整或完整的第五代。长江流域棉

区年发生5代,以三、四代为害较重;华南棉区年发生6代,以第三、四、五代为害

较重;云南部分棉区可年发生7代,且冬季蛹不滞育。棉铃虫成虫多在夜晚羽化并

交配,产卵前期2~3天,产卵历期7~8天;昼伏夜出,对黑光灯、杨柳枝把、作物

幼嫩部位有强烈趋性。卵散产于棉株上部嫩叶正面、嫩尖及苞叶上,每头雌虫可产

卵1000~2000粒,卵期2~4天。幼虫孵出后立即吃掉卵壳,然后取食嫩叶、至食蕾

、花、铃,有吐丝下坠、转株危害和在上午9时前爬至叶正面静伏不动的习性,为

人工捕捉提供了有利时机。幼虫期12~22天。黄河流域棉区4月底5月上旬为越冬蛹

羽化盛期,成虫在小麦、大麦、玉米、豌豆等上产卵,近年调查发现成虫也在果树

、早播春棉上产卵。卵孵化后幼虫即开始为害寄主。第2~4代主要为害棉花,其次

是玉米、高粱、大豆、番茄、果树等,以2~3代为害最重。集中棉区比分散棉区产

生重,棉花长势好的棉田发生重。温度,25-28℃,相对湿度70%以上对棉铃虫发生

有利。

防治方法:压低两头,狠治中间,二代保顶,三代保蕾,四代保铃,实现控制为害

实行冬耕冬灌,消灭大量越冬蛹。结合整枝打杈、去边尖、去顶心、摘除无效花

蕾等,将卵、虫带出田外处理,可消灭大量卵虫。利用杨树枝把、高压汞灯、性诱

剂等,进行大面积诱蛾,可减少田间落卵30%~50%。种植玉米、高粱诱集带集中灭

蛾、喷磷驱蛾都可减少田间卵量。在一、二代卵盛期,可用Bt固体制剂每亩0.5千

克或每毫升含1亿孢子的Bt乳剂每亩0.5升,加水30-40升喷洒,3-4天喷1次,连喷2-

3次,防效可达80%。也可每亩喷核多角体病毒药液30-40升,连喷2次效果较好。棉

铃虫发生重时,可与化学农药混用,以提高防效。另外可释放赤眼蜂、草蛉等天敌

防治,卵寄生率可达60%。

为防止和延缓棉铃虫对化学农药产生抗性,保护利用天敌,提高化防效果,应

注意交替用药、混配用药,并采用滴心和低容量喷雾等施药方式。在施药时间上应

选择上午露水干后至11时前、下午15时以后。目前防治棉铃虫效果较好的化学农药

主要有50%棉铃宝、40%甲辛宝、20%灭多威乳油,稀释1500-2000倍喷雾;硫丹稀释

2000~3000倍;50%辛硫磷乳油每亩50~80克;50%甲基1605

、25%广克威乳油每亩50-80克;2.5%抑太保、卡死克乳油稀

释1000倍。以上药剂,每亩喷药液40~60千克。棉铃虫产生高抗性的菊酯类农药应

尽量不用或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