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沼渣种植蘑菇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8-09-30 06:46

蘑菇是一种腐生真菌,不能利用太阳进行光合作用,完全依靠培养基料中的营养物质生长发育。因此,培养基料是蘑菇栽培的物质基础。沼渣所含的有机质、腐殖酸、粗蛋白、钾、磷以及各种矿物质均能满足蘑菇生长的需要。沼渣的酸碱度适中、质地疏松、保墒性好,是人工栽培蘑菇的好培养基料。沼渣种蘑菇具有成本低、效益高和省料等优点。现将其种植规程简要概述如下:

一、原料配方

湿沼渣(粪草混合发酵原料)77.0%,干稻草14.2%,油菜壳、秸秆、玉米杆、干野草6.2%(以上作物秸秆可增多,稻草可减少,有利无害),菜籽饼肥1.2%,磷肥0.6%,石膏、石灰各0.4左右。湿沼渣和干生料按41.8kg/m3备料。

二、建堆发酵

1、建堆前一二天,先将干稻草、长作物秸秆、干野草砸成30cm左右长。油菜杆、玉米杆还要敲打一下。然后将它们扎好放入沼液或水中浸透。饼肥用沼液或清水泡碎。湿沼渣在建堆前一天或建堆时从池中取出均可。

2、堆料宽2m,高1.5m,长度不限。建堆铺草每层约20cm厚。饼肥、磷肥、石膏粉等分别加入每一层中。等分湿沼渣,将其铺盖在每层草上,一层盖一层,直至高度1.5m左右,顶面应盖沼渣封面,并备草帘防晒和雨淋。

3、3次翻料间隔时间分别为5天、4天、3天。在第一次翻堆时将石灰粉撒入;第二次翻堆时调节好酸碱度(pH值7-8为宜),沼肥培养料一般不会偏酸,用适当的甲醛跳水喷入料内取出氨气;第三次翻堆后2天“前发酵”结束。这是在料堆四周和场地喷0.5%敌敌畏杀虫,最好塑料薄膜密封6-10个小时。

4、“前发酵”结束,即可进行室外“后发酵”阶段。“后发酵”阶段设置简易床架,床架离地面约30cm,用砖、石垫脚,上搁木棒。堆料中应有排气孔,上下相通,料宽1m左右,堆高1.1m,长度不限。排气孔径约10-15cm,方法是用碗粗木棒插入,建堆完毕即可拔出。孔距50-60cm,呈梅花形排列。

5、建好堆后,用竹片条在外围搭一拱形支架,拱形支架上覆盖塑料薄膜,完全封闭料堆。薄膜和料堆应有一定的间隙。阳光充足时,堆温能迅速升高,棚内能达到50-55℃,料温能达到58-62℃,堆料中心温度高达70℃,保持此温度8-12小时,然后降温。

6、降温方法:可将地面两端和顶部一端薄膜掀起,让空气上下自然流动,使棚内温度控制在50℃左右,不要低于48℃,恒温4昼夜。如遇阴雨天,即在堆料一端用沼气烧水控制棚内温度。

7、恒温第三四天,料内发现大量的白色粉末状放线菌,培养料发生甜面包香味或轻度糖焦味,颜色为褐色。此时,培养料的发酵过程全部结束,可以上床铺平准备播种。

三、中棚棚架设置

1、中棚棚架设置应使人可进入棚内管理、播种、采摘蘑菇等操作。利用冬闲田、山垄田或菜地架设中棚,其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易拆易建,蘑菇生长季节一过,即可迅速复种其他农作物。

2、一般在早熟晚稻收获之后,及时开沟排水,整好地,及时翻晒,做好床面,施撒呋喃丹或甲胺磷等农药杀虫害。一般床高10-15cm,床宽80-90cm,床间走道45cm,床长10-15m,棚间距离30cm。棚间沟应比棚内走道沟深,以利雨季排水。

3、棚架设置如图9-4所示,中棚的拱形顶中心高度在1.3m左右,棚外用塑料薄膜覆盖,再加稻草或草帘覆盖在薄膜上遮盖。棚架搭好后,在培养料上床前用敌敌畏药物在喷撒一次。

四、播种管理

播种、发菌、覆土管理与常规种菇基本相同。在整个管理期间,注意气候变化。气温高时,应掀开中棚两端走道口上部和下部的薄膜;气温较低时,可将中棚向阳侧中上部的草帘覆盖物局部掀开,以提高棚内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