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重茬种植技术

发布日期:2018-09-19 20:01

马铃薯重茬,主要危害有两点:一是病害加重;二是虫害加重。病害加重的原因是由于上一年种植马铃薯后,土壤营养状况以及土壤微生物种群比例发生显著改变,如继续种植同一种作物,使营养比例不平衡,土壤微生物有益菌种群减少,造成抗逆性下降,有害生物尤其是土传病菌优势加强,造成重茬病。虫害加重原因是由于上一年虫卵的累积以及越冬成虫的累积,两年在相同寄主上害虫基数增加,造成虫害。防治方法如下:

一、选择适宜的品种

1.种薯选择选用抗病、丰产性强的脱毒种薯。高寒阴湿区及二阴区以陇薯3号、庄薯3号、陇薯6号、陇薯7号、青薯9号为主;干旱半干旱区以陇薯3号、陇薯5号、陇薯6号、新大坪、庄薯3号、青薯9号、青薯168为主;陇南温润及早熟栽培区以LK99、费乌瑞它、克新1号、克新2号;河西灌区以克新1号、大西洋、陇薯7号、夏波蒂为主。

2.种薯处理薯块出窖后,进行严格的选种,剔除病、虫咬、烂薯,选留薯形整齐、品种特征明显的薯块作种薯,播前1~2天晒种。切种前,切脐检查,淘汰病薯,淘汰尾芽,切成25~50克大小的块,每个薯块需带1~2个芽眼。重视切刀消毒,避免种薯交叉感染。操作人员准备两把刀、一盆0.10%的高锰酸钾消毒液,用第一把刀切薯时,第二把刀浸泡在高锰酸钾消毒液中,每切1个种薯后换用第二把刀,把第一把刀浸入消毒液中,当切到环腐、黑胫等病薯时,淘汰病薯并立即换刀。切块用稀土旱地宝100毫升兑水5公斤浸种65~75公斤,浸泡20分钟后,捞出放在阴凉处晾干后即可播种。

3.土壤消毒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起垄后用40%辛硫酸乳油7.5公斤/公顷,加细沙土拌成毒土撒施,或兑水750公斤/公顷喷施,杂草危害严重的地块,结合施基肥用48%氟乐灵乳油2.25公斤/公顷进行土壤处理,或起垄后用50%乙草胺乳油500倍液进行垄面喷施。

二、播种、整地

春薯栽培最好在冬前深耕,春播前耙松整平土地,定植前做高垄,垄面宽70厘米,垄宽30厘米,沟深15~20厘米。定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株间距以20~25厘米为宜。

三、施肥

基肥:重茬田一般每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结合冬前深耕将基肥翻入耕作层。种肥:播种前沟施化肥作为种肥,一般每亩施尿素5公斤或硫酸铵10公斤,钙镁磷肥15公斤,草木灰50公斤。追肥:根据马铃薯喜氮、钾元素的规律,早熟品种最好在苗期施用,一般每亩施尿素、过磷酸钙各10公斤。最好不要施含氯的钾肥,花期喷施含硼酸0.1%、含硫酸铜0.02%的硼铜混合液,每亩喷施50~70公斤,隔5~7天喷1次,傍晚喷到马铃薯的叶子上效果好。配方施肥:在重茬马铃薯种植区,先取土测出养分的含量,再根据土壤的供肥量及马铃薯的需肥规律,采用配方施肥。

四、田间管理

破膜引苗:播后10~15天,苗顶膜时,在有苗处破膜引出助苗,并用土将苗孔处盖严。浇水:从团棵到开花,土壤不旱则不浇水。开花后进入块茎快速膨大期,土壤要始终保持湿润,花期的头三水是关键。早熟品种在初花、盛花、终花期三个缺水敏感期,如果水分不足,则会造成大量减产。适时控制薯块长势:从发棵到结薯的转折期,如果薯秧长势过旺,可以喷施浓度为0.1%的矮壮素或50~100毫克/公斤的多效唑溶液,喷施多效唑时不能让药液滴到土地上。现蕾时及时摘去花蕾。

五、收获

早熟品种在种植后80天左右成熟。收获前7~10天要停止浇水,收获应选择晴天,尽量避免薯块损伤,以利贮藏。在收获完毕后要把播种时覆盖的地膜收拾干净,集中一起深埋或焚烧。

六、病虫害防治

1.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

(1)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具同心轮纹,大小3~4毫米,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发病严重的叶片干枯脱落,致一片枯黄。块茎染病,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或近圆形斑,边缘分明,皮下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该病近年呈上升趋势,其危害有的不亚于晚疫病。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残体或带病薯块上越冬。翌年种薯发芽病菌即开始侵染,病苗出土后,其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蔓延扩大。病菌易侵染老叶片,遇有小到中雨,或连续阴雨,或湿度高于70%,该病易发生和流行。

(3)防治方法①选用早熟耐病品种,适当提早收获。②选择土壤肥沃的高燥田块种植,增施有机肥,推行配方施肥,提高寄主抗病力。③发病前开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1∶1∶200波尔多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2.马铃薯晚疫病防治

(1)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换茬能减少晚疫病的发生,可采取马铃薯与玉米、小麦、蔬菜等作物轮作换茬。

(2)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早播,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田块栽植,促进植株健壮成长,增强抗病力,早春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重视农肥底施,尽量避免偏施氮肥或氮肥做追肥,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合理密植,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排除雨后田间积水,规避发病条件。

(3)防治方法:马铃薯现蕾至开花期是防治晚疫病的最佳时期,应连续防治5次才有效,每隔10天喷一次药。①开花前一周,每公顷用安泰生1125克+艾美乐90克+硼二美675毫升兑水喷雾;②第二次喷药,每公顷用安泰生1500克+艾美乐120克+硼二美900毫升兑水喷雾;③第三次喷药,每公顷用安泰生1875克兑水喷雾;④第四次喷药,每公顷用艾美乐150克+敌杀死针剂300毫升兑水喷雾;⑤第五次喷药,每公顷用银法利750毫升+安泰生1500克兑水喷雾。连续喷药5次,可有效防治早、晚疫病、病毒病和蚜虫,增产幅度30%以上。它不但可防晚疫病,也可防早疫病。

3.马铃薯环腐病的防治

(1)症状:此病是维管束病害,全株侵染。一般病薯外观症状不明显,纵切薯块可见自基部开始维管束变色,重时变色部分可达1圈,可破坏维管束周围的薄壁细胞组织,使皮层与髓部部分或全部分离,形成离核。生长期地上部常表现枯斑或萎蔫二型。随病情发展,病株根、茎、蔓维管束逐渐变褐,新鲜病蔓有时会溢出菌液。

(2)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病菌生长温度2℃~36℃,适宜温度为20℃~23℃,地温19℃~28℃有利于病害发展。病菌随种薯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土面越冬。未曾消毒的切刀是病害的重要传播媒介。病菌在田间通过伤口侵入,借助雨水或浇水传播蔓延。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种薯调运。

(3)防治技术:①实行无病田留种,采用整薯播种。②严格选种。播种前进行室内晾种和削层检查、彻底淘汰病薯。切块种植,切刀可用47%加瑞农粉剂400倍液浸洗灭菌。切后的薯块用新植霉素5000倍液或47%加瑞农粉剂500倍液浸泡30分钟,或用10000倍硫酸铜液浸泡10分钟。③生长期管理。结合中耕培土,及时拔出病株带出田外集中处理。使用过磷酸钙每亩25公斤,穴施或按重量的5%播种,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马铃薯软腐病的防治

(1)马铃薯软腐病症状,马铃薯叶染病,初呈暗绿或暗褐色病斑,湿度大时腐烂。

(2)马铃薯茎染病,初呈褐色条斑,髓部组织逐渐腐烂,具恶臭,马铃薯病茎以上枝叶萎蔫下垂,叶变黄。

(3)马铃薯块茎染病,多从脐部或伤口开始,初期表皮出现褐色病斑,逐渐整个薯块内部腐烂软腐,并有黏液流出,散发出臭味,干燥后呈灰白色粉渣。

(4)马铃薯软腐病防治方法:马铃薯生长中期遇干旱应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除积水。

(5)发现带有马铃薯软腐病病株及时拔除病株,并用石灰消毒。初发病喷洒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溶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

(6)适时安全收获。凡机械损伤的薯块不入窑贮藏。

加强贮藏期管理,做到干净、干燥、通风。堆放马铃薯薯块不超过30厘米,10天左右翻捡1次,随时剔除带有马铃薯软腐病病薯的烂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