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米山药高产量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18-09-10 05:12

兖州米山药又名兖州黄牛腿山药,为传统的地方品种。该品种栽培历史悠久,我们经过近几年的栽培试验示范,取得了每667平方米产山药2500kg,最高达3000kg的产量,现将具体高产量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特征特性

具有皮薄,瘤多且小,毛根短,皮呈黄褐色,肉白、细而面的特点。植株长势较强,地上茎长3.5m,叶先端呈三角形,缺口浅。块茎长70--90cm,横径6--7cm,呈牛腿形,干物质含量达14%以上,是当地老百姓较喜爱的蔬菜品种。

二、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种植山药最好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保肥保水力强,通气性好,

排灌方便的沙质壤土。忌盐碱和粘土地,特别是含有砂浆或胶泥层的地块,易发生扁头、分杈现象。同时种植山药的地块还必须远离工矿企业,以免三废对其形成污染而影响山药品质。

冬前要挖置山药沟,一般沟宽20--25cm,深80--110cm,行距100cm。挖沟时生熟土

分别放置,经冬季雨雪冻垡风化,杀灭部分土壤病菌及越冬虫卵。早春随解冻往沟内填

土,先填生土,后填熟土,不打乱土层。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kg,N、P、K复合肥30k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g,90%敌百虫晶体200--250g,混合施于土壤表层30cm的地方。然后浇水渗透沉实,灌足底墒,把山药沟填平,最后把剩余熟土填上做成15cm高畦。

2.播种山药的栽植材料有山药栽子、山药段子、山药豆子3种,高产量栽培一般都采用山药栽子。栽子的大小以100--150g为宜,以便有足够的养分供根叶生长。种前把切好的栽子先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5min,捞出后在阳光下晾晒3--5d,在棚室或其他温度高的地方催芽备用。一般在4月上旬,当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开始播种。先在畦中央开10cm深的沟,每667平方米顺沟撒施N、P、K复合肥4--5kg作种肥。墒情不足的需浇小水,以保证栽子发芽所需的水分。将山药栽子顺向摆放在中央,芽向上,株距15--20cm,然后覆土7--8cm成垄,垄两边用脚踩实,以防浇水时塌沟。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出苗后及时划锄,可起到提温、保湿、除草的作用。但在山药生长的中后期,尽量不要中耕,以免损伤根系,此时除草可采用拔小草割大草的方法。

(2)支架出苗后要及时搭架,在苗高25cm左右时,选长约2.2m的竹竿,搭成

人字形支架,架高180cm左右,支架可用铁丝按行拉起以增加牢固性,并利用茎右旋特性引蔓上架。

(3)肥水管理

①施肥苗出齐后,可在离植株30cm处挖1条6--10cm深的施肥沟,每667平方米施腐熟饼肥50kg,硫酸钾复合肥40kg。以后每隔20--30d追肥1次,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15kg。植株现蕾时,应重施1次追肥,每667平方米追施N、P、K复合肥30--40kg收获前30--40d进行最后1次追肥,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20--25kg。另外,在块茎膨大期可叶面喷洒块茎膨大灵,每667平方米用20mL对水25kg均匀喷雾,隔10d喷1次,可增产15%左右。山药生长后期结合防病治虫,应进行根外追肥,可用0.3%的尿素溶液或0.3%的磷酸二氢钾及光合微肥进行叶面喷施,防止早衰。

②浇水山药发芽期遇雨易使土壤板结,雨后应适时松土,以保证顺利出苗。生长前期,为使块茎向下生长,一般不浇水。块茎生长旺盛期生长速度很快,1天可长出1片叶子,应始终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状态,一般2--3d浇水1次,切忌大水漫灌。夏季大雨过后应及时排水,并进行涝浇园,以降低地温,补充土壤空气。

(4)摘花蕾当中上部的茎蔓叶腋间生长出零余子(山药豆子)的花蕾时,除留下结零余子的植株外,应及早摘除,以避免消耗大量养分而影响块茎膨大。

(5)病虫害防治山药病虫害较少,防治的关键时期在6月初--8月中旬。虫害主要有山药叶蜂(山药狗子),可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病害主要有炭疽病和褐斑病。山药炭疽病可用8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褐斑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d喷药1次,收获前20d停止用药。

(6)收获霜降前后,茎叶枯黄时开始收获,也可根据市场需求提早上市。若当年不收,冬前拉秧后应培土30cm,于翌年春季再开沟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