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黑皮病的防治方法

发布日期:2018-06-15 19:07

山药黑皮病又称褐腐病,也称褐色腐败病,是为害山药地下块茎的主要病害,病菌侵入地下块茎后,出现腐坏状不规则褐色病斑,稍有腐烂后病部变软,地下块茎畸形,最后表皮全部变黑褐色。黑皮病的病菌在土壤里和种子上越冬,带菌的肥料、土壤、种子是初侵染源,病菌借雨水传播,连作、排水不良都会加重发病。

防治山药黑皮病,首先要注意轮作和进行种薯消毒,在种植前要用800倍多菌灵水溶液浸泡种薯15~20分钟,捞起沥干水分后再种植。在山药地下块茎伸长膨大期间,要注意用药防治,一般每15~20天根部淋一次800倍枯草芽孢杆菌水溶液或600倍50%五氯硝基苯水溶液、800倍80%多菌灵水溶液、600倍80%敌磺钠水溶液、1000倍46.1%氢氧化铜水溶液,连续淋2~3次,每次每株淋1~1.5公斤,均匀淋在山药植株根部周围的土壤中,以水分完全进入土壤中不外流为宜。

增加重茬种植次数,畦内增加隔茬打沟密度,疏松深度可在80-150cm范围内任选,宽度可在12.5-80cm范围内,土壤疏松细密、上实下松、沟窄而畦宽,雨水不易渗入沟内,避免了水淹塌沟的烦恼,且山药脖部增粗,减少脚丫的形成,并且可增加重茬种植次数和隔行打沟密度,充分利用地力,减少重茬旧沟造成的山药黑皮病等病害的发生。

及时追长块肥在块根形成期,要及时追施肥料促增产,可追发酵好的人粪、猪粪、草木灰等。草木灰在补给钾素的同时还可防止山药发生黑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