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栽培平菇三注意

发布日期:2018-06-03 13:01

菇场选择。适合冬栽的理想场所是具有增温和保温条件的菇场,如备有增温条件的室内菇房、温度较高的地下菇场以及采用塑料大棚栽培的阳畦菇场等。这类菇场的温度可控制在常温以上,因而对发菌有利,也可提早结菇。通常冬栽时间早的可选择室外菇场,冬栽时间晚的宜选择室内菇房。

菌株选用。冬栽平菇按产菇期的安排可分冬栽冬出和冬栽春出两种。前者选用低温型品种或中低温型品种较为适宜,后者则必须选用中低温型和中温型品种。具体品种的选用应按产菇末期的环境温度来确定。

冬管措施。冬栽平菇必须保证培养料的温度达到菌丝生长的最低限温度,否则播下的种块不能定植吃料,时间一长反会因自身的能量消耗造成菌种活力下降。提高料温的方法除利用菇场具备的增温和保温条件外,还可以采用培养料预先堆积发酵和热水拌料等措施。菌丝培养成熟后必须强调温差刺激措施,否则会出现迟迟不能出菇的现象。(何兰)追加营养液头潮菇采收后,将菌袋放入加有0.1%尿素和3%白糖的营养水中浸泡10小时左右,可吸入大量水分,二潮菇会很快形成;再用加水器注入营养液(维生素B120毫克、硫酸镁20克、硼酸5克、硫酸锌10克、尿素25克、冷开水50千克),降湿保温7天,二潮菇即顺利长出。或将菌袋两头菌皮捣一次,并倒立地面,灌足营养液水(维生素B150毫克、硫酸镁25克、磷酸二氧钾30克、冷开水50千克)一次,2~3天后,再平放码垛3~4千层,按常规管理。

菌棒墙式覆土保湿。在室内或棚内纵向、横向按菌袋的长度铺设一条15~20厘米厚的土埂,把发好菌脱去塑袋的菌棒卧式整齐排放在土埂上,每排完一层菌棒,覆上3~4厘米厚的土,土两侧喷水并用泥板抹平。依此再排放6~8层,最上的一层仍要覆土并抹平。做好墙后,喷一次大水,使覆土吸足水,以后每天喷水保持覆土湿润,按常规管理出菇。生物效率可提高50%~100%。

袋口盖营养土保湿。营养土配方是:肥沃土45千克,草木灰5千克,水60%。在袋两头各装入2~3厘米厚的营养土。装好袋后,用缝衣针在接种处,每隔5毫米扎孔,进行微孔通气发菌。出菇期每天喷水1~2次,其它管理按常规。生物效率可提高50%左右。

两次阳畦覆土保湿。袋栽平菇收完三潮菇后,脱袋置太阳下晒1~2天,使菌棒表面结一层皮,以利抗病、虫和抑制子实体发生过多。再用消毒过的菜刀纵切两半,切面向上,紧密排列在阳畦上,袋与袋之间的缝隙用细沙填满,然后覆盖2~3厘米的细土,最后灌满加有过磷酸钙、磷酸二氧钾及白糖的水溶液,比例为2:0.2:1:100,再覆膜发菌,按常规管理。生物效率可提高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