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成熟期迟安全收获风险大

发布日期:2018-01-22 17:13

近几年我省水稻收获普遍偏迟,不仅影响水稻的安全生产,同时影响后茬小麦适期播种。2015年我省水稻成熟期遭遇连续阴雨天气,收获期进一步推迟,尤其是一些种田大户受经营规模不合理、晒场缺乏等因素影响收获难度大,水稻安全收获风险凸显。江苏省农科院资环所水稻栽培专家陈留根研究员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水稻生产应在采取技术措施提早成熟期的基础上,合理配备烘干设备等确保水稻安全收获。

气象资料显示,2015年我省水稻收获高峰期遭遇持续一个月之久的阴雨寡照天气,尤其是11月24—25日沿淮淮北及江淮之间西部地区出现降雪天气,造成“雪压稻”的罕见现象。长时间的阴雨导致土壤过湿,收获机械难以下田,部分田块水稻出现倒伏、霉变、穗发芽现象,直至12月上旬才收获完毕。水稻收获延迟进而影响小麦适期播种,小麦晚播、过晚播面积增加,如连云港地区至12月15日小麦才基本播种结束,有超过70万亩小麦冬前没能出苗。

“水稻收获期推迟,一方面是栽培失当导致成熟期推迟,另一方面是设备不配套影响了收获进度。”陈留根说,近年来我省秋季气温普遍较高,为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提高水稻产量,生产上多选用生育期相对较长的品种,同时直播稻等轻简栽培方式快速发展,特别是淮北地区直播稻面积增加明显。品种和栽插方式变化是水稻成熟期连续多年普遍推迟的重要因素。此外,一些种田大户由于面积过大,水稻分批播种等统筹安排不到位,时间衔接不紧凑,也会造成成熟期的推迟。

陈留根说,2015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除栽培因素导致水稻成熟期推迟外,生产上更普遍的情况是水稻已经成熟,但受连续阴雨天气及晾晒设施不配套等因素影响,水稻无法进行收割,这种情况在种田大户中表现更为明显。据了解,目前生产上基本没有晾晒场地,而烘干设备严重不足,农户尤其是苏北的种田大户一般等“霜降”以后、籽粒水分含量下降到17%以下时收获直接入仓或出售。2015年在持续阴雨天气条件下,大面积已经成熟的水稻无法进行晾晒,而部分地区烘干设备的持有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农户为防止稻谷霉变不敢收割,同时田间湿烂更是影响收割机下田作业,多方面因素导致水稻收割被搁置。

陈留根指出,水稻生产应选用生育期相对较短的品种,沿江和苏南地区应以早熟晚粳稻品种为主,压缩中熟晚粳稻品种面积;苏中和里下河地区应以迟熟中粳稻品种为主,缩减早熟晚粳稻品种面积;淮北地区应以中熟中粳稻品种为主。尽量采用机插、抛栽等栽培模式,压缩直播稻的种植面积,避免水稻成熟期过度推迟。为降低生育后期土壤湿度,方便机械下田收割,水稻田间应开好丰产沟,并且以收割前10天断水为宜。同时要配套晒场、烘干机等设施,解决成熟期遇阴雨天气不能晾晒的问题。

“土地向种植大户流转集中,实现规模化种植,对粮食生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要注意产后服务和配套设施的跟上,避免影响正常生产。”陈留根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