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枣树的枣食芽象甲方法

发布日期:2018-01-19 16:02

枣食芽象甲(ScythropusyasumatsuiKonoetMorinto)

(1)别名和分类地位小白象、枣飞象、枣灰象、芽门虎,属鞘翅目、象甲科。

(2)分布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甘肃、辽宁等省枣区,是枣树上出现最早的叶部害虫之一。

(3)为害特征枣芽象甲以成虫取食枣树的嫩芽。严重时能将嫩芽全部吃光,长时间不能正常萌发,枣农俗称“迷芽”,造成二次发芽,大量消耗树体营养,导致枣树开花结果推迟,结“末喷枣”(指枣树坐果的最后一个高峰期所坐的枣,相对于头喷枣、中喷枣,其果个较小,成熟度低),产量低、质量差。幼叶展开后,成虫继而食害嫩叶,将叶片咬成半圆形或锯齿形缺刻。

(4)形态特征

成虫体深灰色或土黄色,长4.5-4.7毫米,头黑色,触角肘状,棕褐色,头宽喙短,喙宽略大于长,头部背面两复眼之间凹陷,前胸背板棕灰色,鞘翅卵圆形,长约是宽的两倍,有纵列刻点,有纵沟10条和散生褐斑。足腿节无齿,爪合生。

卵长椭圆形,较小,初产时乳白色,表面光滑有光泽,后变为棕色。堆生。

幼虫弯纺锤形,无足,前胸背板淡黄色,胴部乳白色,头部褐色。

蛹裸蛹,纺锤形,初期乳白色,渐变淡黄色至红褐色。

(5)发生习性该虫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冠下5-50厘米深的土壤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化蛹,4月中旬至5月上旬是成虫羽化盛期,亦是为害的高峰期,成虫羽化后,即取食幼芽。在羽化初期,气温较低,成虫一般喜欢在中午取食为害,早晚多静伏于地面,但随着气温的升高,成虫多在早晚活动为害,中午静止不动,成虫有多次交尾的习性,雌虫白天产卵。卵多块产于枣树嫩芽、叶面、枣股、翘皮下及枝痕裂缝内。幼虫孵化后坠落于地,潜入土中,取食植株地下部分,9月以后,入土层30厘米处越冬,春暖花开,幼虫上升,在土层10厘米以上,作球形土室化蛹,成虫具假死性、群集性。

(6)预测预报从4月上旬开始,逐日进行成虫出土情况调查,调查方法有二:

①调查地面单位面积上成虫的羽化孔数,当发现成虫羽化出土进入盛期时,应立即进行防治。

②早晨或傍晚在树冠下放一块塑料布,然后振树,将成虫振落于塑料布上,统计单位面积的虫口密度。

(7)防治方法

①人工防治在成虫羽化期,早晨趁露水未干时,杆击枣树,一般击树2-3次,利用该虫假死性,人工捕杀或毒杀落地成虫。

②物理防治成虫出土前,结合长效杀虫药带防治枣步曲(见枣步曲部分),阻止或毒杀上树成虫。

③化学防治土壤处理:成虫出土前在树干周围利用辛硫磷300倍进行地面封闭,喷药后浅翻土壤,以防光解。树冠喷药:在成虫发生盛期(4月中下旬),采用50%辛硫磷1000倍、40%水胺硫磷1000-1500倍树冠喷雾,均有较好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