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症状识别与防治

发布日期:2017-12-12 09:42

小麦中后期是病虫害的多发期,识别掌握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技术尤为重要。

主要病害症状与防治技术

条锈病俗称“黄疸病”。有条锈、叶锈、杆锈三种。主要危害叶片,叶梢及茎杆。在春季多雨的情况下,易流行成灾,轻者麦粒不饱满,重者麦株枯死,一般减产二、三成,严重时减产一半以上。防治方法:当田间病叶率达1%时就要开始喷药。每亩可用20%粉锈宁乳油40毫升,或15%粉锈宁粉剂80克,加水30-50公斤喷雾防治。还可用10%吸唑醇粉剂,每亩用量100克,加水30-50公斤进行防治。病害流行期间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

白粉病小麦受到白粉病侵害后,随着病情的发展,在叶片上出现黄色小斑点,而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覆有一层白粉状霉层,后期白粉状霉层逐渐由灰褐色变为黄褐色小圆粒,能引起枯死,使麦粒不饱满甚至腐烂。发病严重的麦株矮而弱,不抽穗或抽出的穗短而小。防治方法:在小麦孕穗抽穗期,田间病株率达10%-20%,每亩可用20%粉锈宁乳油40毫升,或10%吸唑醇粉剂100克,加水30-50公斤喷雾防治。

赤霉病小麦从出苗到成熟都会受到赤霉病的侵染,引起苗腐,茎基腐和穗腐等。在小麦扬花期受赤霉病菌侵染后,初期时小穗基部或颖壳上出现褐色水侵状病斑,后期时有白穗状和黑颗粒的出现,最终造成整穗或大半穗枯死,表现为“枯白穗”。防治方法: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50-2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40-50克,加水30-50公斤,在始花期进行喷雾,5-7天再喷一次。

主要虫害症状与防治技术

麦红蜘蛛是小麦返青拔节期的常发性害虫,成虫和幼虫吸食麦叶汁液,被害叶片布满黄白色斑点,以后斑点合并成斑块,叶片发黄,受害严重时,使麦子不能抽穗。防治方法:可用20%钾氰菊脂乳油或10%氯氰菊脂乳油1000-1500倍喷雾防治。

吸浆虫越冬后的幼虫于3月下旬(小麦拔节期)破茧升至3-10厘米土层内准备化蛹。到5月初羽化结束。成虫羽化当天,交配产卵,幼虫孵化后从颖壳缝钻入颖壳内食害麦粒。主要以幼虫在小麦灌浆期为害,造成秕粒。防治方法:当虫情达到防治指标时,可选用菊脂类杀虫剂均可。隔7天喷药一次。

麦蚜虫和粘虫小麦孕穗期麦蚜、粘虫等虫害常重叠发生,可导致小麦成熟枯杆和白穗。防治方法:蚜虫可用15%0吡虫林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或20%快杀灵乳油每亩20-30毫升加水30公斤喷雾防治。

如果麦田有多种病虫害混合发生,可将杀虫、杀菌剂混合使用如粉锈宁、快杀灵、和灭幼脲混合一次喷施,可治白粉病、条锈病、麦蚜和粘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