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花期管理技术,大豆中后期管理技术

发布日期:2021-09-14 16:48

7月底至8月初,东北春大豆陆续进入结荚鼓粒期,黄淮海流域和长江中上游部分地区夏大豆相继进入开花结荚期。今年,东北地区气温较常年偏低,大豆生长发育进度延缓,除草剂药害偏重,部分苗期虫害范围大于往年;黄淮海夏大豆由于小麦晚收、麦收后干旱等原因,播种期推迟一周以上,发育期延后。进入7月份以来,东北和黄淮海地区降雨偏多,部分地区田间积水,病虫草害发生加重。抓好大豆中后期管理,对于全年大豆丰收十分关键。最近,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组织各地岗位专家,对当前大豆生产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经会商后提出如下技术指导意见:

1.中耕培土。通过中耕疏松土壤、提高地温、调节水分、消灭杂草。对于晚播、发育迟缓的夏大豆要尽快中耕培土,促进发育。

2.排水抗涝。对发生内涝的地块要采用机械排水和挖沟排水等措施,尽快排除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对遭受涝灾的地块,排水后要尽早整理植株,及时扶正、培直,洗去叶片表面淤泥。及时中耕松土,以破除板结,防止沤根,同时进行培土,防止倒伏。对受涝偏轻的地块,要在地面泛白时,及时进行中耕,散墒除草;缺肥地块可结合中耕,增施速效肥料,保证大豆营养供应。因涝灾绝收的田块,要及时抢种速生蔬菜(小白菜、大白菜、萝卜、空心菜和小青菜等)或荞麦、绿豆、红小豆、早毛豆等生长期短的小杂粮。

3.叶面喷肥。在大豆结荚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加尿素并配微肥,每亩用量为磷酸二氢钾150~300克,尿素350~700克,钼酸铵25克,硼砂100克,对水50~75千克叶面喷洒。几种肥料可单独施用,也可混合施用,喷洒时间以下午4点后为宜。

4.适时化控。为防止大豆徒长倒伏,可在开花期每亩用15%多效唑50克,对水50千克进行叶面喷洒,或用25%助壮素10~20毫升,对水50千克叶面喷洒。如盛花期仍有旺长趋势,用药量可增加20%~30%,进行第二次控旺。

5.防治病虫。降雨较多有利于病虫害发生,应重点防治以下常见病虫害。

(1)食心虫:当田间出现成虫“打团飞”,并且每团蛾量较大时进行防治。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100~150毫升,用玉米秸秆蘸药熏蒸。具体方法是:选带两个节间的玉米秸秆,一端去皮留穰蘸药,另一端留皮插入田间,每亩插40~50根,均匀插在垄台上。对封垄不好的豆田,每亩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毫升,2.5%溴氰菊酯乳油或2.5%功夫乳油或25%辉丰快克乳油20~30毫升,对水2千克喷雾。50%杀螟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对初入荚的幼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大豆蚜虫:百株蚜量达到1000头时,每亩用2.5%功夫15毫升,35%伏杀磷AI25千克,或3%啶虫咪乳油15~20毫升进行防治。

(3)红蜘蛛:点片发生时应及时防治。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100毫升与1.8%阿维菌素20毫升混用喷雾,或15%扫螨净乳油3000倍液,5%霸螨灵悬浮剂1000~2000倍液喷雾。喷雾要喷到叶的正反两面,喷雾要均匀,不要漏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