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黄瓜冬季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21-09-06 22:44

一、品种选择

选择耐低温弱光、抗病、丰产的良种。较适宜日光温室冬季栽培的密刺型黄瓜品种有中农26、津优35、中荷8号等,水果型黄瓜品种有戴多星、比萨等。

二、培育壮苗

1.基质育苗:选用50孔穴盘、接穗选育72孔穴盘或平盘播种,均采用商品育苗基质育苗。育苗棚采用防虫网隔离、悬挂色板等方式做好小型害虫防控。

2.嫁接育苗:推荐褐籽南瓜砧木,代表品种有北农亮砧、京欣砧5号、绿洲天使、日本青秀等。嫁接方法有贴接法、插接法和靠接法。插接法嫁接要求接穗延后5天播种、靠接法嫁接要求砧木延后5天播种、贴接法嫁接则可同期播种,播种前采用温汤浸种或药剂消毒等方式做好籽种消毒处理。

三、田间管理技术

1.定植管理

适宜定植期为10月中旬,选择无病壮苗于晴天上午定植,亩定植3000-3500株。定植前清洁田园、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方或商品有机肥500-1000kg,地表喷施80%辣根素生物熏蒸剂进行棚室消毒。选用无色透明地膜覆盖栽培、覆盖时期最好选择在抽蔓之前。

2.田间管理

水肥管理:采用滴灌或滴箭等节水灌溉方式,定植后及时浇灌定植水,缓苗后视墒情可补缓苗水1次,之后进入蹲苗期,待根瓜坐住再浇水、同时配施冲施肥5kg/亩;之后直至11月末、可7-10天浇水追肥1次、亩用肥量5kg,进入低温季节、水肥管理间隔延长至10-15天一次,切忌寡照天气灌溉。3月中旬以后,逐渐缩短水肥管理间隔至1周1次。

植株调整:及时吊蔓缠蔓,摘除侧枝、雄花、卷须及老病叶。采用移位落秧或原地盘蔓方式落秧,使植株高度始终保持在1.6米左右,保留功能叶片15片。

温光管理:缓苗期实行高温管理,上限30-35℃;蹲苗期和越冬前期适当降低温度、上限可控制在25-30℃;12月中旬以后实行高温管理、上限35℃,并保持棚膜清洁;2月下旬以后逐渐降低温度管理下限,6月初开始采用高温时段遮阳和风口昼夜开放等方式降温。

其他管理:缓苗期、蹲苗期各中耕松土1-2次,之后每月于大行间中耕松土一次;亩均匀悬挂二氧化碳袋肥40袋,悬挂位置位于生长点上方10cm。

四、冬季防寒保温措施

采用加厚外覆盖、增强密闭性等方式提高保温效果,极端低温下可采用增温块、浴霸、电暖气等方式应急增温,及时清扫棚室积雪并做好结构加固以防坍塌。

五、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理念,做好病虫害安全防控:风口加设40目防虫网、田间悬挂黄色和蓝色诱虫板进行物理防控;加强通风降湿进行生态防控;在必要时进行科学的药剂防控。

1.主要病害的药剂防控病害

霜霉病宜选择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06孢子/克腐雄寡霉可湿性粉剂6000-10000倍液、0.5%小檗碱水剂400-500倍液喷雾防治;

白粉病宜选用25%阿米西达悬浮液3500倍液、40%福星乳油5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喷雾防治;

角斑病可叶面喷施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0%龙克菌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

灰霉病可选用20%速克灵烟剂200-250克/亩、15%腐霉利烟剂150克/亩进行烟熏防治,或10%速灭克粉尘剂、5%百菌清粉尘剂喷粉防治;

靶斑病宜选用25%阿米西达悬浮液3000倍液,或46.1%氢氧化铜1000倍液喷雾防治。

2.主要虫害的药剂防控病害

常发的小型害虫有蚜虫、烟粉虱和花蓟马等。可选用20%辣根素水乳剂1升/亩进行常温烟雾施药,或5%阿维菌素水乳剂2500-3000倍液、99%绿颖矿物油1升/亩喷雾防治,花蓟马较重时可选用2.5%菜喜悬浮剂100毫升/亩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