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茬番茄晚疫病、灰霉病防治

发布日期:2021-03-05 03:34

秋冬茬番茄晚疫病、灰霉病

■晚疫病的症状

晚疫病是番茄的毁灭性病害,具有蔓延迅速的特点,短时间内即可扩展至全棚导致提早拉秧。叶、茎、果均可受害,以叶片和青果受害严重。幼苗发病一般先从叶片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而后向茎扩展,近叶柄处呈黑褐色腐烂,随病情发展,幼茎基部水渍状缢缩,植株萎蔫折倒,潮湿时病部生白色霉层。成株期发病多从下部叶片的叶尖、叶缘开始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似水烫),逐渐变为褐色,潮湿时叶背病、健交界处产生白色霉层;茎上病斑为褐色或黑褐色水渍状,稍凹陷,潮湿时产生白霉;果实病斑最初为油渍状暗绿色,逐渐变为暗褐至棕褐(黄)色,病斑云纹状,硬化,潮湿时产生白霉。低温高湿利于发生与蔓延,发病最适宜温度为18℃-22℃,相对湿度95%以上。

■灰霉病的症状

近两年,冬季雾霾天气偏多,番茄灰霉病往往发病严重。灰霉病主要为害叶片、茎并侵染花器导致果实受害。叶片发病,从叶尖端开始向内形成褐色“V”字形病斑,边缘水浸状,并有深浅相间的轮纹,病斑表面着生灰色霉层。潮湿条件下,病斑轮纹不明显。干燥条件下,病斑霉层和轮纹都不明显。果实顶部、基部和侧面均可发病,病果表现为软腐,果皮呈灰白色水浸状,病部无明显边缘。整枝打杈、摘叶摘果等农事操作会造成伤口,在高湿环境中,灰霉病菌还可侵染番茄的茎部,形成褐色病斑,有时形成软腐。发病适宜条件为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

■防治方法

◆合理密植,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整株打杈,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夜间覆盖草帘或保温被,有条件的棚室应采取其它棚内增温措施,白天晴好天气应适当通风。

◆采用漫灌的棚室需注意浇水后及时中耕,以保障植株根系周围土壤通透性,促进植株生长。同时,避免棚室内部积水。

◆及时清洁棚膜,增加透光量,促进棚室温度提升。

◆及时摘除田间病叶和病果,特别是中下部叶片及1穗果,病叶及病果应用塑料袋集中清除至棚外,以免造成病害再侵染。

◆注意增施叶面微肥,以提升作物抗病能力。

◆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番茄晚疫病可选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喷雾,7-10天1次,连续4-5次。

番茄灰霉病应抓住花期和果实膨大期两个关键,省工、省时、效果好。番茄蘸花时可以加入0.3%速克灵或扑海因,预防灰霉病效果好。也可在花期喷洒速克灵或扑海因1500倍液。果实膨大期,以保果为主,重点喷果实。药剂选用5%多霉灵、甲霜灵、嘧霉胺、啶酰菌胺等,要轮换使用,每5-7天喷雾一次,连喷2-3次。

雾霾、阴雨雪天气可采用粉尘、烟剂防治。

茼蒿霜霉病

当前正是京郊保护地茼蒿的生产季节,霜霉病是主要病害,在局部地区呈现偏重发生,广大菜农要注意识别和防治。

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一般由基部向上发展,全生育期都可发病。初期病斑为浅黄绿色圆形至不规则形,边缘界限不清晰。随病害发展,病斑逐渐枯黄,病叶背面产生白色霜状霉层。病害严重时叶片背面布满霜状霉层,随即黄化枯死。

防治方法

霜霉病直接为害茼蒿的食用部位,严重降低产品质量,建议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尤其要重视病害的预防。

◆源头控制要严格上茬作物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和杂草,集中妥善处理,沤肥必须经过高温发酵灭菌;播种畦整好,待播种时统一对棚室内表面、架材、过道、畦面和耳房等进行消毒处理,可以采用臭氧、辣根素或其它广谱杀菌杀虫药剂进行棚室内表面熏蒸消毒。

◆田间管理要适宜适当稀植;避免在阴雨天气进行农事操作;减少植株伤口,减少病菌传播途径。小水勤浇,忌大水漫灌,浇水时防止水滴溅起,雨天注意棚室防漏。施肥谨防氮肥过量,适量增施磷钾肥,有利于增强抗病抗逆能力。

◆科学用药要及时发现零星病株轻微病症时,应掐除病叶,带至田外无害处理。若茼蒿尚不适宜收获,尽快喷药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40%百菌清烟剂或45%百菌清烟雾剂熏烟防治,也可选用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22克/升霜霉威盐酸盐水剂、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或325克/升苯醚·嘧菌酯悬浮剂等药剂喷雾。药剂要注意轮换使用,收获期与最后一次施药期必须大于安全间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