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马铃薯发展势头好,冬种马铃薯发展快,种植范围广,高产连片示范点多,地膜覆盖面积大,脱毒种薯应用率提高,播种质量比去年好。目前,我省马铃薯正值出苗管理阶段,也是确保马铃薯全苗和壮苗奠定丰产基础的关键时期,必须抓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一、及时补盖地膜,破口按时接苗。由于春节前的大风影响,部分田块覆盖的地膜被大风掀开,失去了保温增温效果。因此,一是要检查出苗情况,及时放苗。在出苗处将地膜破一小口引出幼苗,并用湿土封住膜孔,以防跑墒,切忌破膜过晚,否则容易烧苗;二是要检查覆膜情况,及时压膜。在播种后及生长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覆膜损伤状况,如膜被风揭、裂口、牲畜践踏等,要及时用土压住。
二、科学追施肥料,促壮苗早结薯。出苗后,每亩用腐熟人粪尿200公斤或尿素5公斤兑水稀释后浇施促壮苗;现蕾期亩用尿素2.5公斤加硫酸钾10公斤兑水浇施;块茎膨大期亩施硫酸钾15公斤;在生长后期可用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6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以防植株早衰和促进块茎膨大。注意追施化肥时不能沾到叶片和直接接触到根部,防止伤苗。
三、搞好中耕除草,分期培土壅兜。马铃薯培土可使植株埋入土下的节数增多,增加匍匐茎的数量,形成更多和更大的块茎,防止干旱裂畦,块茎见光导致薯皮发青。在苗期当株高10~15厘米左右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一次适当培土,做到锄通垄背、靠紧垄眼,除尽杂草,不伤根苗;在苗高25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培土5~7厘米;在开花前进行第三次中耕锄草,高培土,以利于结薯。
四、推广健身栽培,防止倒春寒冻害。马铃薯常受倒春寒冻害的影响,严重造成马铃薯冻伤冻死,在栽培上采取健身栽培等措施可防止或减轻冻害。
1.化学调控。在马铃薯的现蕾期,每亩用15%多效唑35克加水60公斤均匀喷雾,可防止马铃薯植株徒长,使植株矮化、叶片厚、茎秆粗、叶色加深,增强抗寒力,可有效减轻霜冻寒害,同时可促进地下部份生长,加速块茎膨大,提高产量。
2.增施热性肥料。适当增施热性肥料及含钾肥料,如草木灰、火烧土等。因热性肥料可增加地温,钾能影响细胞的透性,提高细胞的浓度,因而增强抗寒性。
3.盖草保温。在寒潮来临前,在马铃薯植株上盖草保温,防止冻害。
4.灌水保温。在寒潮降温来临前1天~2天,往畦沟灌半沟水,畦面保持湿润,以增加土壤的热容量和降低导热率,提高地温,减轻冻害,寒潮过后即排干水。
5.熏烟驱霜。在霜冻来临当夜,用炉或废旧铁桶装稻谷壳或锯木屑泼少量废柴油或废机油,上面覆盖少许土,每亩放5~6个,进行熏烟,改变小气候,达到驱霜防霜目的。
6.及时洗霜减轻冻害。下霜后应早巡查,发现植株有霜,抓紧在早晨化霜前及时喷水洗霜,既清洗霜水又缩小温差,防止生理脱水以减轻冻害。
五、及时抗旱排渍,科学管理水分。马铃薯忌涝怕旱,应保持土壤湿润(70%土壤含水量)。田块表面发白干旱,土壤缺水,要及时灌水,灌溉应采用半沟跑马水法,待土壤湿润后立即排水;春雨季节雨水较多,应及时清沟排渍。特别是后期更应加强水分管理,干旱或积水都易造成畸形和裂薯。
六、以预防为主,及时防治病虫害。我省马铃薯病害主要在中后期易发生晚疫病。若发现青枯病、环腐病、病毒病等病株要及时清除,并用植病灵等药剂进行预防。如果连续5天以上的雨天,就容易发生晚疫病,对晚疫病要以预防为主,在出苗率达95%时,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用175~225克兑水500倍喷雾;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喷雾;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兑水600倍喷雾。三种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每隔7天一次,连续4~5次。马铃薯主要害虫有蚜虫、块茎蛾、28星瓢虫等,蚜虫可用蚜虱净2500倍液喷杀,块茎蛾可用克蛾宝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28星瓢虫可用敌百虫700倍液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