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栽培技术介绍

发布日期:2021-04-25 00:45

一、概述

党参别名三叶菜、上党、东党、西党、潞党等。为桔梗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党参为常用中药,原产山西上党,其根如参,故名党参。以根供药用,具有补气养血、和脾胃、生津清肺等功能。党参药材品种较多,如西党、潞党,主产于甘肃、山西、陕西、四川等省;东党,主产于东北各省;条党主产于四川、湖北、陕南等地;白党主产于贵州、云南、四川等省。

二、生长习性

适应性广,我国南北各省均已引种成功。党参系深根性植物,喜气候温和,夏季凉爽湿润的环境。喜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的土壤。耐寒,忌高温。积水、涝洼、盐碱地和黑粘性土质不宜栽种,忌重茬。

幼苗喜湿润,特别是出苗前。由于种子细小,覆土薄,若土表干,不能出苗。即使出苗会因干旱而死。幼苗期喜荫,强光下易被晒死,故应适时遮荫。成熟期喜光,阳光不足,则生长不良,产量低。

三、栽培技术

党参用种子繁殖,常采用育苗移栽。育苗地应选半阴半阳坡,土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距水源较近的地方,每亩施撤肥或堆肥1500公斤左右,然后翻耕、耙细、整平做成平畦或高畦。

春、夏、秋均可播种。春播在3-4月份,夏播在多雨季节,秋播在封冻前。一般常在7、8月份雨季或秋冬封冻前播种,出苗率高,幼苗生长健壮。春播常因春旱,较难出苗或出苗不齐,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春播。播种前,畦面要浇透水,等水渗下后,可条播或撒播。

撒播:将种子拌细沙均匀撒于畦面,稍盖薄土,以盖住种子为度,随后轻轻镇压,使种子与土紧密结合,以利出苗。

条播:按行距10cm,开1cm浅沟,同样盖以薄土。

播后畦面用玉米杆、谷草等覆盖保湿,以后还应当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可将草逐渐撤掉,不可一次撤光,以防烈日晒死幼苗。当苗高15cm时可全部撤掉盖草,也可在畦边间种高干作物玉米、高粱等,但不可过密。苗高10cm时间去小苗、弱苗,保持株距1-3cm。干旱时及时浇水,雨季积水及时排除。

参苗生长一年后,秋季或春季定植。春季在地化冻后(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秋季于10月中、下旬,植株枯萎时移栽,至封冻前。按行距15-25cm,开6-8cm的沟,将根栽按株距6-10cm斜摆于沟内,也可横卧摆栽,然后盖土5cm,压实、浇水。每亩用种根30-40kg。

党参用种子繁殖,生产上主要有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式。

1、种子直播春、秋两季均可。秋播出苗较好,从10月初开始至地冻前播完;春播于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撒播或条播。将种子与细土(或草木灰及人畜粪水)拌和后,均匀撒于地表,覆一层薄土,以盖住种子为宜;每亩用种量2-2.5公斤。也可先在整好的畦上横开浅沟,行距25-30厘米,播幅10厘米左右,深约4-6厘米,再将种子与细土拌和后,均匀播于沟内,微盖细土,稍加镇压,使表土与种子结合;每亩用种量1.5-2公斤。若土地肥沃,可适当加大播种量,后一种播法便于田间管理。

2、育苗移栽苗床作畦、播种期、播种方法均同直播。党参小苗怕日晒,怕干旱,怕积水,播种后要用松枝、禾杆或草覆盖;天旱浇水要少量多次,在早、晚进行,以遮光保湿。幼苗出土后,分次揭去覆盖;南方气候炎热,宜搭荫棚,以避强光。苗高5-7厘米时,适当浇水间苗,保持苗距3厘米左右。当年秋或翌春移栽。育苗1亩可分栽6-8亩。旱地育苗视苗情而定,若长势较差,可不移栽,以直播法对待。

春季移栽于芽苞萌动前,即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季移栽10月中、下旬;以秋栽较好。移栽最好选阴天或早晚进行。挖苗时土壤要潮湿,勿伤根。挖出的苗子应当天栽完,成活率高;未栽完的应假植,以免干枯。若苗干,切忌浇水,可埋入土中1-2日即复原。畦栽行距25-30厘米,株距8-10厘米,沟深视参苗根的长短而定。选择苗长条细(苗短条粗的再生能力弱,产量低)、无损伤、无病虫害参苗,靠沟一边,短根垂直栽,长根倾斜栽,芦头稍低于畦面,后覆土,浇水,压实,以利保墒。在山区,秋季移栽时,参苗芦头宜在土面以下7-8厘米,以防冻害。一般移栽一亩约需参苗25-40公斤,移栽后2-3年采挖,质量好,产量高,生长周期大为缩短。党参地内可间作玉米、小麦、油菜等作物,即在玉米苗高约30厘米或小麦苗6厘米左右,将拌匀的党参子均匀撒播于土内,借玉米叶、小麦叶遮阴。还可在房前屋后采用堆栽种植党参,可比直播党参产量约高2

四、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清除杂草是保证党参产量主要因素之一,应勤除杂草,特别是早春和苗期更要注意除草。一般除草常与松土结合进行。

2.追肥生长初期(5月下旬)追施人粪尿每公顷15000-22500千克,以后因藤叶蔓生就不便进行施肥了。

3.排灌定植后要灌水,成活后可以不灌或少灌。雨季注意排水。需水情况视参苗生长情况而定。苗高5厘米以上时应控制水分,以免徒长。

4.搭架当苗高30厘米时设立支架,以使茎蔓攀架生长,否则通风采光不良易染病害,并影响参根和种子产量,搭架方法可就地取材,因地而异。

苗期结合间苗短苗松土锄草,但松土宜浅,避免伤根;定植后若干旱应及时灌水,成活后少灌或不灌,雨季排涝;育苗期少追肥,以防陡长;封垅和搭架前各施肥1次,每亩施水粪1000-1500公斤,施肥后培土;第2,3年春季应中耕锄草施水粪1-2次,秋季苗枯后结合培土施干肥(以磷、钾为主)1000-1500公斤;苗高约30厘米时用树枝或竹条插行间作支架,引茎蔓缠绕而上,以利通风、透光,促进党参生长,提高产量和结实率。

五、病虫害防治

(1)党参病害主要是根腐病。防治措施:注意排水,及时拔除病株,病穴用石灰消毒。浇灌50%退菌特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1000倍液喷洒。

(2)党参害虫及其防治:干旱时易发生蚜虫、红蜘蛛危害。可喷40%乐果20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数次。地下害虫主要有小地老虎、蛴螬(即“黑桃虫”)、蝼蛄危害,可用毒饵诱杀或在早晨人工捕捉。为了防止农药在党参内残留,达到无公害药材的质量标准,在采收前的50天应禁止施有毒杀虫农药。

病虫害防治:

1、病害根腐病:病原为真菌中一种半知菌,每年5月中、下旬开始发生,6-7月高温多湿发病严重。主要危害2年生以上植株,得病植株先从芦头腐烂,直到须根和侧根变黑褐色、枯萎死亡。雨季注意排涝可减少危害。发病期可用50%二硝散200倍液喷洒。

锈病:病原是真菌中一种担子菌,主要危害叶片。北方秋天发病严重;南方5月开始发生,6-7月严重,病部叶背略隆起,呈黄褐色斑状(夏孢子堆),后期表皮破裂,并散发出锈黄色的粉末(夏孢子)。防治方法:高畦种植,注意排水;忌连作,实行轮作;及时拔除并烧毁病株,病穴用石灰消毒;收获后清园,消灭越冬病源;整地时每亩用1.75公斤的氯硝基苯进行土壤消毒,并用1∶1∶2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铵800倍液喷射或灌根,7-10天1次,连续3-4次。锈病初期可喷50%二硝散200倍液或敌锈钠400倍液防治。

2、虫害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常咬食幼芽、幼苗或参根,造成断苗缺株或参根呈现空洞。防治方法:清晨日出之前,在被害苗附近人工捕杀地老虎;虫害发生期点灯诱杀成虫,并用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或50%的1605乳油1000倍液,或75%的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浇灌根部周围土壤。施用的粪肥应充分腐熟,并先经高温堆肥灭菌为佳,蚜虫为害幼苗,可用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7-10天喷洒1次。

六、收获加工

定植后当年秋季收获,也可第二年秋季收获。采挖的参根去掉残茎,抖去泥土,按大小、长短、粗细分为老、大、中条、分级进行晾晒。晾晒至柔软时用手顺握后再晒至全干。也有的地方,晒至半干后,在沸水中略烫,再晒干或烘干(烘干只能用微火,温度以60℃左右为宜,不能用烈火。否则,易起鼓泡,使皮肉分离),晒至发软时,顺理根条3-5次,然后捆成小把,放木板上反复压搓,再继续晒干。搓过的党参根皮细,肉坚而饱满绵软,利于贮藏。

采收及加工:

1、采收直播党参需经3年采挖,育苗移栽的,2年收获为宜,地瘦、管理差的3-4年后才可采挖。采挖期一般在农作物收获完毕后到地冻前,挖时要避免创伤折断、流失液汁而降低质量。

2、加工将挖出的参根抖去泥土,加水洗涤,先按其大小、长短、粗细分为老、大、中条,分别晾晒至柔软(绕指而不断)时,后将党参一把把地顺握或放木板上揉搓,如参梢太干可先放水中浸泡后再搓,握或搓后再晒,反复3-4次,使皮肉紧贴,充实饱满并富有弹性。搓的次数过多会变成油条,影响质量。搓过后置室外摊晒,以防霉烂,晒至八成干后即可收藏。一般干鲜比为1∶2。

3、留种党参定植后当年7-8月开花结果,9-10月间种子成熟时采收,干燥后置于通风阴凉处保存,防烟熏、潮湿。第1年每亩可收党参子约10公斤,第2年收籽12-15公斤,第3年仅3-4公斤,一般以2年移栽的党参收子较多而质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