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栽培管理技术

发布日期:2021-04-18 23:08

【概述】

丹参别名:血参、赤参、紫丹参、杂杂花根、红根等。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经干燥后供药用。有祛瘀止痛、活血调经、清心除烦等功效。治妇女月经不调、冠心病(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的作用)、瘕瘕,积聚、骨节疼痛、心烦内热、痈肿丹毒等症。随丹参中成药的研究和开发,用途进一步扩大,故全国用量逐年增多。

丹参主要生长栽培区域:主产于四川、山东等省,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植物形态】

丹参为多年生草本。株高40~60cm,全株密生黄白色柔毛及腺毛。根细长,圆柱形,直径0.5~2.5cm,外皮朱红色。茎直立,方形,上部多分枝。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通常3~5片。花序呈总状轮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每轮有花3~10朵;花萼钟状;花冠唇形,蓝紫色;雄蕊2枚,还有2枚退化雄蕊呈花瓣状;雌蕊1枚,4深裂,花柱丝状伸出花冠外。小坚果4个,椭圆形,黑色,长约3ram,宽约1.5mm。花期4~6月,果期5~7月(图3)。

【生物学特性】

丹参原野生于林边地堰,路旁,山坡等光照充足的地方。怕涝、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地上部分生长最适气温在20~26℃,平均气温10℃以下,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抗寒力较强,初次霜冻后叶仍保持绿色,茎叶能经受短期-5℃左右低温。根在气温-15℃左右仍可安全越冬。种子一般在18~22℃情况下,保持一定湿度,约二周左右可出苗。

根段一般在地温15~17℃开始萌发不定芽与根,一般1周左右发新根,20天左右生不定芽。人工栽培以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为宜。过黏或过砂的土壤不宜种植。3~5月为茎叶生长旺季,4月开始长茎秆,4~6月枝叶茂盛,陆续开花结果。7月之后根生长迅速,7~8月茎秆中部以下叶子部分脱落,果后花序梗自行枯萎,花序基部及其下面一节的腋芽萌动并长出侧枝和新叶,同时基生叶又丛生,此时新枝新叶能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根的生长。

“立冬”后,植株生长逐渐趋于停止。因丹参根在受伤或折断后能产生不定芽与不定根的特性,故在生产上应广泛采用根段育苗,这是提高丹参产量的有效办法。

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砂质壤土最利于丹参根系生长,而对于过砂过黏的土壤多生长不良。因土壤砂性太大,保水力差,易干旱,常影响出苗和幼苗生长;土壤过黏,通气和排气不良,常引起烂根,以至全株枯萎。从微酸性土壤至微碱性土壤都可以生长。

【】

1.选地整地

选择排灌良好的砂质壤土,微酸性或微碱性的土地。每亩施圈肥或土杂肥5000~10000kg,捣细撒于地内,深耕30~40cm,耙细整平,做90cm宽平畦,畦埂宽24cm。四川中江产区常在玉米、花生等收刨后做130cm的高畦。播种时如土壤干旱,先浇水灌畦,待水渗下后再种植。

2.繁殖方法

常有种子、扦插、分株、根段等繁殖方法。现以根段繁殖的产量高,生产上以根段育苗移栽和分株繁殖为主。

(1)种子育苗:

7~8月种子成熟后,分期分批采下种子及时播种。在整好的畦内,按行距12~15cm,开1.5cm深的浅沟,将种子掺砂均匀地撒于沟内,覆土耧平,稍加填压。土壤湿润,一般播种后10~15天即可出苗。每亩用种1~1.5kg。苗高9~12cm时,移于大田。起苗时隔一行起一行,留下的苗按株距9~12cm定苗。在移栽地按行距24~30cm,株距9~12cm,挖9cm左右深的穴,每穴栽2~3株。栽后浇水,待水渗下后培土,压紧,以提高成活率。

也可以7~8月间直播,按行距24~30cm开沟。方法与种子育苗相同。每亩用种子1~1.5kg。当年播种,如浇水施肥等管理措施及时,生长良好,第二年年底收刨,亩产可达200~300kg左右。

(2)分株:

在早春或晚秋收刨丹参时,将根剪下供药用。根据自然生长情况,大的芦头可分为3~4头,小的可分为1~2株或不分,一般根上部留3~6cm(秋季收刨的需剪去茎秆)。将分好的芦头按行距24cm,株距21cm,在已整好的畦地里挖穴栽种,深度与原来在地里相同。栽后立即浇水,待水渗下后培土压紧。

晚秋栽种的,年前不能萌发新芽,在每墩上面盖高6~9cm厚的土,既可防旱保墒,又能避免人畜踩伤幼芽。早春分株栽后,也须培土压紧,及时浇水,即可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