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花木由于浇水失控、施肥欠妥、管理不善诸原因,往往易造成烂根,使数年以至数十年精心培育的花木毁于一旦,实在令人可惜。若能在植株发生烂根的早、中期作出准确的诊断,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避免一部分花木的死亡。
一看盆土。在夏秋季节,生长正常的花木,在晴好天气每天浇1次透水,到了第二天同一时间检查盆土,盆土发干显露微白则根系正常;若不见其盆土收干发白,仍然呈潮湿状态,则说明植株根部已发生了烂根;若2~3天后仍然湿润如故,则说明该植物根系已大部分腐烂。
二看叶色。如有相同种类的花木数盆,将其放在一起,若发现它们中某一植株的叶片失绿无光泽,呈灰白色,或者植株叶片呈萎蔫状态,或者下部叶片在不是换叶季节大量发黄脱落,则说明植株的营养须根因积水、施肥或过度干旱后猛浇大水导致发生了烂根。
三看叶形。盆栽花木的叶片出现纵向皴皱和畸形,也表明植株的根系发生了腐烂,这种症状主要出现在肉质根的花卉种类上。由于下部营养根系腐烂,导致与其相连接的那些叶片的局部得不到应有的水分、养分,生长不同步,导致叶片纵向褶皱和畸形。
四看叶尖。在叶片的先端出现枯焦,可能是由于植株的根尖伸展碰抵盆壁,遇高温浇水导致肉质根先端腐烂;或盆大花株小,盆土长期积水造成根系端腐烂,使水分、养分不能运送至叶尖。
五凭手感。当发现叶色失常时,可用手轻抚叶片。因根系腐烂而造成叶片没有生气的植株,手指触感干燥、温热,没有正常叶片那种湿润、清凉的手感。
当判断出植株发生烂根后,应采取如下挽救措施:将植株从花盆中脱出,挑去外围宿土,找出烂根部位,用剪刀从其基部剪断烂根,再用0.1%高锰酸钾液消毒,或用干净草木灰敷贴创口,重新换盆或下地栽种。上盆时在伤口处用干净湿沙围填,再加盖栽培用土,促进伤口萌发新根。同时要进行强度修剪,有时需剪去枝叶的80%~90%。恢复期间保持盆土湿润,经常喷水,不施肥,避免淋雨,以防再度烂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