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麦的种植中,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腐和茎腐性病害。幼苗受害后显著矮化,叶色变浅,底部叶片发黄,分蘖减少,类似干旱缺肥状,拔出可见种子根和地下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次生根变为黑色,植株枯死。
播前对小麦种子进行处理是防治全蚀病有效的措施,生产上曾大面积推广应用三唑酮进行药剂拌种。该药属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的多种病害,如危害叶部的锈病、白粉病,危害根茎部的纹枯病、全蚀病和根腐病以及危害穗部的黑穗病等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用三唑酮拌种,在田间墒情较差时或用量过大时容易造成药害,抑制小麦种子萌发和出苗,因而现在一般不再使用。
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2%戊唑醇湿拌种剂,其商品名为立克秀。该药剂用于小麦拌种相对于三唑酮安全一些,但用药量同样不能太大,而且拌种处理过的种子播种深度以2-5厘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