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现代化促进了家庭的小型化,住进楼房的人只能在居室和阳台摆设盆花。为适应这种变化,研究开发多样、高档的微型花卉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在观赏园艺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丰富的技术遗产,矮化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
下面对盆栽矮化技术进行总结:
1、配制培养土
培养土是盆栽花卉的基础,要求富含有机质,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肥沃疏松,营养全面。可用腐叶土、园土、塘泥、泥炭土、河沙、有机肥、磷肥、骨粉、草木灰等混合堆沤而成。pH值应调整为微酸至微碱,根据不同花卉品种对酸碱度的适应性进行调整。
2、选用矮化品种
应选择芽多分枝力强、分枝部位低、分枝角度大、节间短、株形紧凑的矮化品种。这类品种主根不明显,但侧根发达,须根多。
3、培育矮壮苗
采用营养钵育苗,限制主根纵伸发展,促进须根发达,相应抑制地上茎叶生长。
4、断胚根上盆
上盆栽植时剪短胚根(主根),移栽时将侧根向四周展开,分层填土。如菊花上盆,初期只填培养土的三分之二,随着植株生长逐步培土,促使基干增粗。
5、控肥控水
以营养土基肥为主,每1-2年换盆1次更新培养土。结合换盆修根整枝,改良树形结构。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注意避免渍水。生长期要控水节肥,促进稳长,达到多分枝、多成花的效果。
6、修剪整形
及时摘心,采取开张分枝角度与扭、曲枝整形等措施,抑制顶端优势,缩短营养生长周期。
7、应用生长调节剂
可使用多效唑、矮壮素等生长抑制剂拌入培养土或喷洒使用,浓度控制在0.15%-0.25%,以控制植株高度。